“打开”,是参加四合院学习的同仁们感触最深的两个字。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结,使得生命无法舒展。何为“打开”,如何“打开”?下面我们分四个层面作简要介绍——


 

一、打开“家庭”的心结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家庭原本应该是幸福的源泉,有时却成了烦恼的根源。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痛苦乃至怨恨就随之而来。

 

习惯性地,人们会抱怨父母,抱怨兄弟姐妹,抱怨爱人,甚至抱怨孩子,把责任推给他人。

 

俗语讲,一个巴掌拍不响。扪心自问,我们真的如此清白吗?我们真的有那么好吗?

 

将责任推卸给家人时,我们同时也失去了建设自己、成长自己的机会,更失去了建设家人、成就家人的机会。

 

如今,通过深刻反省,许多人终于明白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真谛。其实,家庭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其根源都出在我们自己心上——我是否真的发自内心地关爱家人?当家庭出现裂痕时,我是否超越爱恨情仇担当起建设家庭的责任?对于父母的涌泉之恩,我们可曾滴水相报?

 

曾子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唯有圣贤能以涌泉回报父母的滴水之恩。对于父母的滴水之恩,能够滴水相报,就已算得上君子了。很多时候,对于父母的涌泉之恩,我们可能连滴水相报都没有。此时,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抱怨家人?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开始正视自己。原来是诸多的小我搞乱了自己的心,因而也搞乱了原本应该和谐美满的家庭。通过明心净心超越小我,关于家庭的心结就可以逐渐打开!

 

二、打开与“客户”的篱笆

 

客户,是任何商业系统的原点。打开与客户的篱笆,是企业3.0战略的起因,也是3.0的目的。通常的情况是:客户看似近在眼前,却是远在天边。许多企业真正在意的不是客户,而是客户的“钱包”。缺少了与客户心与心的链接,一道篱笆就会矗立在企业和客户之间。

 

这道篱笆让企业经营者听不到客户的真正声音。而3.0战略,就是让企业经营管理者回到客户的原点,体会客户的酸甜苦辣,感受他们心中的无声呼唤。篱笆不打开,3.0战略就会成为干巴巴的文字和概念,没有能量和力量,也没有价值和创造力。

 

在信任缺失的情况下,谁能率先打开信任的篱笆,谁就可能成为下一个王者!

 

对客户的爱从内心深处喷涌而出——这,才是3.0战略的关键!

 

 

三、打开“事业”的天花板


从无到有创立一项事业,就是将自己的格局和境界逐渐呈现的过程。呈现到一定程度,瓶颈就会出现。不同的人,瓶颈有大有小,有早有晚。有的人瓶颈比较大、比较晚,事业到了相当程度或者较晚时才遇到瓶颈。但无论大小早晚,一旦遇到瓶颈,人生和事业基本就局限在那里,很少有人能够突破。

 

人们一般会认为,即便有瓶颈,只要继续学习和实践,就能突破瓶颈。

 

瓶颈的确是可以突破的,但不是一般性学习就能实现的,真正突破瓶颈是要向内求,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

 

随着心灵品质不断提升,企业家的格局境界相应提升,就能发现原先发现不了的蓝海,把握别人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做不到的重大商机。正如对六段棋手而言,三段棋手聚集的地方,到处都是蓝海。

 

为了开辟心中的蓝海,其前提就是企业家建设心灵品质,使得自己的格局和境界得以提升,仁爱、智慧、胸怀和能量随之提升,因而就能够突破瓶颈,甚至不会出现瓶颈。

 

不论你的企业现在正处于怎样的阶段,不论你年岁如何,只要开发心灵宝藏,都可以带领企业突破天花板。有的企业家同仁,55岁乃至71岁都可以再立志,他们不再想着退休,而是愿意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带领企业参与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他们甚至可以重新定义市场,重新定义事业……

 

与时代同频共振,可以发现前所未有的星辰大海!

 

四、打开“生命”的边界

 

有人问阳明先生:何为生死?阳明先生说:“知昼夜即知生死。”

 

一个人晚上睡觉的时候,身边的事基本都感知不到了。但有一点他基本不会怀疑:明天早晨,太阳会继续升起,自己也还会醒来——这就是“超越昼夜”。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为了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可以几天不吃不喝、不休不眠。超越昼夜,让人们可以坦然地面对日日夜夜。但生死呢?

 

如果不能打开生命的边界,不能超越生死,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只有一天。

 

这就相当于,如果你不知道今天过后还有明天,那么今天的你一定会格外在意这24小时里所发生的事,你会变得急功近利,放不下各种鸡毛蒜皮,然后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拧巴而纠结。

 

知昼夜即知生死。阳明先生阐述了昼夜的道理,也揭示了生死的真谛。明白并逐渐体证“知昼夜即知生死”,一个人就会变得更豁达,事业更开阔,心胸更宽广,因而其事业平台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舒展无限。

 

        

这四种层面上的“打开”,代表了不同的生命状态以及格局和境界。我们可以形象地用这样一幅画面来形容:


家庭的心结,相当于用一条绳索把自己捆缚起来。原本组建一个家庭,是为了共享天伦之乐,但结果,因为自己没有正确地建设家庭,导致了与最亲的人形成了隔阂与对立。幸好,这条绳索是草绳,因而多数人都是解开家庭这条草绳,进而打开了自己的第一道心结。


与客户间的篱笆,相当于把自己屋里的门和窗户关上了。原本阳光、空气是可以通过门窗透入进来的,原本客户是可以与你自然、坦诚沟通的,原本客户是可以与你情同一家人,现在却是咫尺天涯。这相当于心灵上的第二道绳索,是麻绳。要解开这个麻绳,让自己去拥抱客户,是3.0企业成功的根本所在。


事业上的天花板,指的是你本来可以真切地感受日月星辰、风光雨露,但你却把自己“闷”在了天花板下,与浩瀚天空“绝缘”。如果还是用绳索作比喻,这相当于一条尼龙绳,更加牢不可破。一个人要突破自己事业的天花板,如果没有圣贤思想的指引,可以说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

生命的边界相当于在房屋的四周,又砌上了严密的墙。突破生命的边界,意味着突破一道钢丝绳。唯有圣者贤人方能为之。

总而言之,在一个被墙“围堵”的屋子里,天花板封锁,门窗紧闭,自己也被捆缚着。虽然这个屋子可能并不小,但相对于无限的可能,这是多么的不舒展和不自在啊!

学习圣贤思想,就是为了解脱心灵上的绳索。

何谓绳索?就是各种“小我”。一个又一个的小我,将人的生命紧紧捆缚,不得自由。由于不明白人生的真相,很多人苦不堪言却乐在其中,浑然不觉!

功名、利益、美色……,殊不知“占有即被占有(康德语)”——今天你占有了财富,也就被财富所占有,患得患失;今天你占有了一份名望,就会特别爱惜自己的羽毛,同样不得自在……这些贪心都是“小我”。

而圣贤的教诲,让我们解开绳索,打开门窗,突破天花板,最后拆掉围墙,重新回到一个蓝天白云、一望无垠的美好世界!

这既是圣贤对后人的期待,也是圣贤实证实修的境界。每个人的生命,其实原本就该如此自在、舒展、圆满、觉悟!生命本该美好,奈何“小我”缠缚!

阳明先生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纯粹、真实、庄严的生命,皆能可学而至。开阔和舒展,其实一直都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是过去被“小我”遮蔽,因而生命的能量就被逐渐消耗乃至枯竭。

去除小我,才能开发大我。因此,人生重大战略就是“建设心灵品质从而开发心灵宝藏主宰行为作用”。

去掉“小我”,生命才得以舒展。只有在大我中,才能够成就真正的幸福自在乃至圆满觉悟!


近期阅读



如何留住关键人才?

改变她生命的9个字

为什么人与人的生命质量存在这么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