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尤其当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时,沟通更显得尤为重要。

 

但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哪怕矛盾出现,和TA沟通依旧如沐春风,心情愉快;而和有一些人沟通时,哪怕没有问题,却依旧容易内心抵触,想要尽快结束谈话。

 

再比如,工作中有些人能够一呼百应,通过快速沟通,就能引领大家全力配合;而有些人自己会嘀咕道:“我说的别人就不爱听,甚至不听,而TA说的大家就都能听得进去,甚至全力配合。”

 

那为什么会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其实,我们缺乏的是高质量且有效的沟通,并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

 

 

我们发现,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沟通的势能认知。

 

那么,何为沟通势能的认知?或者说,如何认知或辨别自己的沟通势能?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01

低势能对高势能

 

某位领导在跟下属开会时,一起探讨一个项目的难点。其中,一位下属,在开会前就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准备好了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但由于TA过分地胸有成竹,在开会时甚至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向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甚至把TA 的解决方案当成了“问题的标准答案”。

 

TA汇报完毕后,领导现场征集大家意见,有一位同事挺认可地说:“感觉整体的解决方案比较清晰。”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领导在听完大家的意见之后,“语重心长”地对TA说:“你说了这么多,我一句都没有听进去,或许你是对的,可是我就是不想听。”

 

下属听完之后愣住了,TA没想到自己充分准备的方案,居然遭到了领导如此的抵触。

 

在这个下属向上级提报方案的工作场景中,下属处在势能低处,上级势能较高。

 

领导之所以听不进去,是因为这位下属,处处体现着自己的一颗傲心,时刻想着证明自己。

 

并且,一个势能较低的人,想影响格局和境界都比自己高的人,不能只是在事情上,简单的告诉领导答案,而是应该更聚焦于本质,将自己方案背后的逻辑讲深、讲透,归纳总结,便于领导理解。否则,就是在事情上,对领导说教。

 

02

高势能对低势能

 

一位刚入职的新人,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非常渴望请教有经验的同事或领导解惑。

 

TA请教了旁边一位不太起眼的同事。同事看TA并没有看清问题的本质,为了帮助TA快速成长,便直接指出了TA的问题所在:“你根本没有深入思考,你只是想要得到一个正确答案”。

 

虽然同事的回答对TA来说有些难以承受,但在燃眉之急,确实帮TA打开了新的思路。在深度思考后,TA交出了一份让领导颇为满意的报告。

 

这位新人处于低势能,相对TA而言,任何一位有专业能力且能帮助TA的人,都处于更高的势能。

 

从高势能向低势能沟通时,秉着为了更好地帮助TA的原则,可以把道理讲的很直白,浅显易懂,甚至带有说教、或严厉的语气,都不会伤害到TA,如此,反而能够帮助TA看透问题的本质,在根本处做出改变。

 

03

势能相当

 

那么,当势能相当时,又该以什么样的原则沟通呢?

 

其实,就算职位是同等级、同部门,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领域。所以,沟通势能还是会高低错落。而针对极少数的完全平级的势能中,不要着急给建议,而应该先用心感受他人的心,无论TA需要的是建议、或是陪伴,只要真诚地为TA好,我们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就能收获良好的善缘。

 

 

为什么我说的话,别人不爱听?总被评价为说教?

所谓的说教就是相对深浅而言,当我们讲道理比较浅的时候,它就是说教,但是所谓的深浅就是又取决于谁跟谁在讲。

两个人的格局境界不同时,假如一个格局境界很高的人,对一个格局境界相对低的一个人而言,你讲的浅一点,你讲的说教一点都无妨,因为你可以你对他有相当的势能,能够对他有影响。反过来,如果一个势能较低的人,要去影响一个格局境界比较高的人,你一定就要讲得更深一些,从事上的问题,深入到深层次心上的问题,就越靠近本质。

所以,沟通势能的认知,就是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势能在沟通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势能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你和受众之间的能量值的相对关系。

这是沟通中的一个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