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中这样写道:“大部分影响生活的事情,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都是沟通不善而导致的。”

 

尤其在家庭之中,很多人能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却往往不得要领,造成了很多看似无解的难题,深深伤害着家人的心。


 

 

1

 

一位女士婚后有三十多年都不怎么和婆婆来往,婆媳关系十分僵硬。

 

因为在她和小姑都有小孩的情况下,婆婆选择帮小姑带孩子却不帮她,这让她觉得婆婆只向着自己的女儿,对她这个媳妇很不待见。后来她又了解到,婆婆私底下常常接济小叔一家,有一次甚至给了小叔一家四万块钱却没有给她。她觉得婆婆处事不够公平,好像在故意针对自己。

 

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压在心里,让这位女士和婆婆变得越来越疏远。

 

带着这样的隔阂和委屈,这位女士进入了润泽园的课堂,在建设家庭幸福型企业的实践中,她发现自己和家人一直是缺乏沟通的。她怀着一个固执的念头认为婆婆针对自己,却从来没有和婆婆坦白过自己的这些委屈和不满。她深入反思了这么多年来自己和家人的相处模式,决心和婆婆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

 

没想到,正是这一次对话,化解了婆媳三十多年的矛盾。

 

 

当她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之后,婆婆也道出了自己不为人知的心酸。

 

原来,婆婆不帮她带孩子并不是偏心也不是针对她,而是婆婆知道自己的女儿从小因为长辈的重男轻女受尽了委屈,下定决心要对女儿好,弥补女儿的缺失。自己接济小儿子,也是因为小儿子的经济情况在三个孩子中是最差的。

 

婆婆没有不待见她,而是在心里觉得她们一家在三个子女中条件最好,让自己操心最少。

 

她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心里计较了三十多年的委屈,都是因为缺少沟通造成的误解啊。

 

2

 

在家庭相处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很多夫妻会因为对方一句脱口而出的话,感到寒心、失望。这个时候如果双方能沉下心来好好沟通,就能明白对方其实只是因为工作的劳累和压力一时失言。

 

养育子女也是如此。有一位父亲曾经因为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十分忧心,可无论他怎么劝解、呵斥,孩子好像都无动于衷。

 

后来这位父亲才意识到,自己每天下班回家都觉得太累了,于是就和孩子一人一个手机打发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得不到陪伴也缺乏和父母的沟通,才会沉迷在游戏世界里。

 

认识到问题的源头在自己身上,这位父亲放下了手机。他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自然而然地,孩子也就放下了手机。

 

 

3

 

既然沟通在建设幸福家庭中如此重要,我们要如何做到真诚有效地和家人沟通呢?

 

 

敞开心扉

 

卡耐基说:“人的心灵之门是从内部反锁的。”

 

想要真诚有效地沟通,我们首先要打开自己的心门,而不是对矛盾隔阂采取回避政策。唯有回到内心深处,找到那些矛盾的根源,才能将其化解。

 

换位思考

 

沟通,不是强硬地让对方听从你的想法和观点,而是了解对方的想法,同时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在沟通中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谅对方心中的苦与痛。

 

好好说话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更有智慧、更柔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亲和的态度、温暖的话语,就是有效沟通的开始。

 

做到以上三点,就能和家人更入心地沟通,家庭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