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都在为认知买单
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如果回过头仔细检查那些曾经犯下的错误、擦肩而过的机会,我们会发现:
绝大多数的过失,并不是别人蓄意加害,也不是环境形势所逼,而是我们自身的认知水平太低。
每件事情都有它的规律所在,我们对规律明白、体证的程度就是认知。认知天差地别,因而塑造了人和人的天差地别。
认知水平高的人,可以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而认知水平低的人,则会错失近在眼前的良机。
01
理财类畅销书《穷爸爸富爸爸》中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村长委托两个年轻人给村庄供水。
第一个年轻人马上买了两只大桶,每天跑到10里外的湖泊取水,奔波于村庄和湖泊之间。
另一个年轻人做了周密地筹划,找到投资,并雇用专业施工人员,修建了一套供水管道系统。
顷刻间,第一个年轻人彻底失业,第二个人却飞黄腾达。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距,就在于认知水平的高低。
认知不同,选择不同。选择不同,人生也就不同。
前段时间,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演讲中也谈到了类似的经历。
小米13手机推出之时,同步上架了专业摄影套装,套装内包含保护壳、摄影手柄、滤镜转接环、镜头盖等。用上这套套装,小米13 手机可变身一台专业相机,有快门按键,还有变焦杆,能给用户带来专业相机般的操作体验,仪式感拉满。
摄影套装首发优惠价799元,卖得特别火,热度远超预期,在网上被黄牛炒到1500元。
但就是这么火的一个产品,立项的时候,居然被雷军拍死了两次,项目差一点就流产了。
直到雷军认真学习摄影之后,他才真正懂了摄影爱好者的想法,对摄影套装有了全新的认知。
因此,当产品第三次立项时,雷军毫不犹豫就支持了。
同一个产品,认知转变后,决策完全不同。
因此,雷军说,“只有认知突破,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
02
很多企业经营者都很困惑,如何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怎样才能读懂客户真正的需求?为什么机会出现的时候,别人能把握住,而自己却熟视无睹?
阳明先生在《寄杨邃庵阁老书》中说:“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
对于君子而言,他的认知水平就可以洞察事物的发展规律,看清时代变化的整体趋势,因而能够乘机而动、乘势而起,成就一番大事。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呢?
其实,简单来讲,就是四个字——心纯见真。
一颗纯粹的心,没有贪念、私欲的污染,它生出的一切念头都是出于良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能洞物情之向背、察阴阳之消长。
而内心里的贪念、私欲越重,偏知偏见,甚至错知错见就越多,目光就越短浅,心态也就越消极,人生犹如戴上了沉重的枷锁,看不到事情的本质,抓不住时机,有好运上门也会拒之千里。
所以,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习,读经典,给自己内心持续输入更多的正知正见,唤醒大我的力量,拓展自己的边界;
同时,我们还要去行,并在实践中反思、理解、体会经典的智慧,养成自省和总结的习惯,及时修正自己的误区。
在知中行,在行中知,行之于途而应于心,最终朝向知行合一的境界。
正视自己的无知,消除固有的偏见,才能洞察事物的全貌和真相。
从内提升,向外兼容,跳出认知的局限,未来才有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