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店被砸了。”

 

韩凤霞的金店位于繁华的十字路口。经营珠宝首饰十几年,她做梦也想不到抢劫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店里。

 

2008年4月12日,临近中午12:00。

 

韩凤霞比往日较早离开店,路过门前卖菜的小贩,在距离店门口大约50米的公交站坐上一辆车,准备到市中心复印宣传海报。

 

汽车行驶大约三公里后,韩凤霞的电话铃响了,是店员打来的。

 

她出门时,只有这一位员工看店。电话中,店员声音颤抖,韩凤霞听清楚了一句,“咱们店被抢了。”

 

韩凤霞出门后不足10分钟,一辆车调转方向后,直接停在她的金店门前,车尾朝向店门口。第一个人下车,迅速走向后备箱,取出一个塑料筐。接着,第二个人下车,手里拿着一支枪。

 

店员像往常一样,正准备迎宾,黑乎乎的枪口已经指向了她的头。几乎同时,车上第三个人手握铁棍,朝柜台袭来,玻璃碴瞬间散落在店内各个角落。第一个进入的劫匪,戴着手套,穿过玻璃碴,将金首饰大把大把地往筐里塞。

 

90秒后,三位劫匪开车逃离,消失在熙攘的街巷中。

 

韩凤霞接到电话时的第一反应,在公交车上喊了一句,“停车,我要下车!”

 

她急切地想打车返回。午饭时间,她愣是一辆车都没打到。三公里的路,她连跑带走,心里一直安慰自己,或许只是丢了一条或者一把金项链。

 

等她气喘吁吁赶到门店,案发已过去了30分钟有余。看到展柜的一刹,她的心凉到了谷底,“啥也没有了,一下回到解放前”。

 

柜台的玻璃全被敲碎,现场一片狼藉。店内的金首饰,几乎全部被劫走,只剩门口几枚镶嵌宝石的戒指。

 

仅仅90秒,韩凤霞十几年的心血被劫匪一扫而空。

 

 

 

01 “从头再来”

 

劫案后,韩凤霞只有一个想法,“我有这么多年的经验,可以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对她来说,不只是自我激励,更多是被迫无奈。

 

韩凤霞成长在农村,当地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生男孩,她和丈夫从沧州盐山县带着3个月的大女儿,投奔到东光县的姑姑家。

 

1994年,为了生计,丈夫在当地摆地摊,做首饰加工。韩凤霞对丈夫的生意,打心眼里看不上。她印象中,没啥本事的老头才会干这种营生。

 

更令她糟心的是,丈夫第一天出摊,就被小混混抢了。

 

在各种忙乱中,丈夫的小本生意维持了3年。

 

1998年,生育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的韩凤霞,不想再赋闲在家。她要出去赚钱,“凭丈夫一个人抚养三个孩子,有点费劲”。

 

没别的技能,但这几年里,丈夫加工首饰,韩凤霞也算是耳濡目染。她想摆地摊做首饰加工。

 

丈夫对此不看好,“你不懂行,不怕被人笑话?”

 

“我第一天不懂,会被人笑话,时间长了不就熟悉了,还能一直被人笑话?”韩凤霞非常坚定。

 

2000年,韩凤霞花了几千元,在市区百货大楼,租了一节柜台,卖银饰。

 

银饰,毛利低,一件只能赚几块钱。韩凤霞不满足于此,“还是卖金的赚钱,一个能赚几十块钱”。

 

第一次进“金”货,她花了两万。“金子抓在手里,就那么一点。”

 

有些积蓄后,韩凤霞从一节柜台扩大成了三节。2003年,她开始在商场外租门市,正式开启品牌金店的经营旅程。

 

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她和员工就跑到各乡镇贴广告。韩凤霞骑着一辆摩托车,身后驮着一名员工,还有30块80乘100厘米的广告牌。她们一天要贴30张,“每次回到家,天已经黑了”。

 

2008年初,韩凤霞的金店在当地逐渐有了名气,生意日渐兴隆。她觉得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没承想,当年4月,发生了抢劫案。

 

 

 

02 生意越大,怨气越多


多年后,韩凤霞回忆起当年的劫案,她说自己不害怕,“一滴眼泪都没流”。那时候,她反复对自己说:“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一定要继续干下去,不能栽倒在这里。”

 

看上去极其积极乐观的韩凤霞,生活中却是截然相反的状态。

 

她嫁给丈夫之初,并不觉得婚姻如意。但母亲对她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条板凳也要抱着走”。

 

这句话,在韩凤霞心中,逐渐演变成——“我嫁给他,过日子是给他过,养孩子是给他养”。

 

丈夫最初做首饰加工,她觉得没出息。她开店后,忙前忙后,事事亲力亲为。丈夫则在店内一角继续从事老本行。

 

她觉得丈夫没本事,养不了一家人,就自己主动担起挣钱的重任。

 

劫案发生后,韩凤霞的丈夫内心压抑至极。他有时半夜醒来踹床头,大喊大叫“我不能活了”。

 

韩凤霞特别生气丈夫说这种话。

 

她想,“一个大男人,应该站起来,再继续干下去。结果你反倒不能活了。”

 

回忆起和丈夫生气的场景,韩凤霞说:“当时我对他真是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

 

2008年5月,韩凤霞在亲戚朋友的资助下重整旗鼓,再次开店。

 

2011年,她将生意进一步扩大,开始筹划买底商。因为没经验,被销售一通忽悠后,比别人多花了40万,买的位置还不理想。“当时的40万,足够在当地买一套住房。”

 

生意越做越大,需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韩凤霞的脾气越来越大,内心的怨气也越积越多。

 

她稍有不如意,就拿丈夫当出气筒,“你没能耐,什么都得靠你老婆撑。” 

 

她自嘲那时的自己,“就是一个怨妇。”

 

何止如此,韩凤霞的大女儿,形容妈妈是“武则天”,经常帮着爸爸说话,说韩凤霞:“你嫌你老公没出息,你自己主政。谁都不行,就你行。”

 

多年来,韩凤霞满脑子想的就俩字,“赚钱”。

 

大女儿7岁时,扁桃体发炎,脖子肿得变了形。她顾不上管孩子,因为开店之初,她既是老板又是售货员,还兼任会计。

 

为了不影响生意,她把生病的女儿锁在家中,临到中午,才买了点饭送回去。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影响我赚钱。”韩凤霞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一度非常拜金,“要一辈子追着钱走”。

 

03 转念,不再抱怨


2020年,她遇到了一件比劫案更为之焦虑的事,女儿要离婚。

 

“结婚没几年,每天吵架。甚至闹到要去民政局。”

 

她想改变女儿,“结果越想改变,她越叛逆。”

 

韩凤霞辛苦打拼多年,但孩子不认可她这个妈妈。大女儿曾对她说,“你埋怨你老公,什么都自己干。孩子大了,你还嫌孩子没本事。”

 

一贯要强的韩凤霞,心里一下没了方向,她逐渐意识到,“可能是自己的能力达到了极限。”

 

她想要学习,寻找智慧。

 

2020年,她跟随润泽园学习后,发现自己的心慢慢柔软了。

 

“最大的改变,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

 

以往她抱怨,总觉得别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只有自己的辛苦才是付出。

 

“我从没看到别人的优点。”

 

想到此,韩凤霞意识到丈夫多年来一直在默默付出。她回忆起,“早年经营,丈夫为办理营业执照忙前忙后。”

 

丈夫的优点,在她心里有了光。“丈夫只是不善言辞。我想要怎么干,他就去干。买房子、开新店、装修……他冲在前面,就去干。”

 

往日平庸的丈夫,如今成了妻子心中的实干家。

 

“为何之前不明白?”她扪心自问,“以往总认为,这是他应该干的,没想过他是在为我服务。”

 

想到这里,韩凤霞顿觉浑身轻松,“真的卸下了大包袱。”

  

韩凤霞儿子结婚时全家合影

 

90年代至今,韩凤霞创业过程中踩过的坑,一个又一个,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她从未觉得困难。

 

“只要硬着头皮往前走,没什么大不了的。”

 

哪怕发生了劫案,她表现得坚强无比。

 

不经意间,她谈起店里的一位员工,却潸然落泪。

 

“我们有一位员工,离婚后再婚。过年时,她给孩子买了几件衣服,再把孩子送回前夫家……我心里特别难受。”

 

一个女性,当心里有了牵挂,她要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

 

泪水中,她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她直言,“一定要带领员工过上幸福生活。”

 

面对未来,韩凤霞心中有了更美好的图景。因为,她早已卸下心上的重负,如今支撑她的,是一颗柔软的心。

  

韩凤霞


对话韩凤霞


“知见才是你的竞争力”


润泽园:以前做生意,就是为了多挣钱?

韩凤霞:就是埋头苦干,不能停在这里。我挣不到钱,就没有话语权,别人会瞧不起我。

 

润泽园:以前别人称你为“女强人”,现在怎么看当时的自己?

韩凤霞:自以为是,自高自大。但以前不这么认为,还认为是自己了不起,自己最行。那时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学习之后能看到另一半的优点,也能看到孩子的优点。以前别人说我是“女强人”,我感觉很了不起。我现在感觉女强人像贬义词。女强人就是一个强势的女人。

 

润泽园:听说你有一次开新店,招了16名员工,其中有10名是离异的。

韩凤霞:这些员工,他们都有孩子,我看不了没有爹娘的孩子。想到这些,心里特别难受。我就想一定要带领员工好好学习,帮助他们建设幸福家庭,帮他们解决问题。

 

润泽园:怎么理解“从卖产品到爱客户”?

韩凤霞:首先,员工是我们的第一批客户。只要把员工团队建设起来,真的对员工好,我们不愁招不到人。我们现在逐渐完善员工待遇、宿舍等问题。另外,在商场外开金店,以前我总是跟着商场的价格走,商场涨钱我们就涨钱,人家降价我们就降价。自从学习了“从卖产品到爱客户”,我就做了一个决定,我们的商品价格不再跟着商场跑,而是根据大盘来定价,大盘上涨或下降,我们就随之调整。利润透明,同时规定产品价格不二价。我们赚的是固定收入,薄利多销。

 

润泽园:利润透明,顾客不可以还价,员工认可吗?能利益到顾客吗?

韩凤霞:员工们都不认可,感觉这个方法没法实行。但我特别坚定,我跟员工们规定,只要让钱,这一单就没有业绩。我的目的是,店员省去了和顾客讨价还价的环节,可以全心全意更好地服务于顾客,让顾客满意就行。

 

润泽园:学习之后,有哪些具体的调整?

韩凤霞:以前,我在柜台和收银台,贴上“免开尊口,谢绝还价”。自从学习以后,我就改成“产品不二价,是对所有客户的尊重。”

 

润泽园:近年经济下行,对你的珠宝生意有没有影响?

韩凤霞:没有。这几年跟润泽园学习后,我们业绩年年提升。截至2023年12月 ,我预计其中一个店能突破去年营业额的150%。

 

润泽园:业绩增长的关键是什么?

韩凤霞:第一因为利润透明、产品不二价。第二,我把心放在团队上,团队慢慢稳定了。以前招来员工,干不了两三个月,就走人了。现在,来的员工基本都能留住。而且,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员工,就能招到什么样的员工。因为心里特别有底气。

 

润泽园:为何说“想要什么样的员工,就能招到什么样的员工”?

韩凤霞:比如,以前来一个员工,说想要高工资,我们不敢留人家,担心思想不同频。但现在来了员工,他首先能感觉到我们的企业氛围、企业文化——我们是用珠宝传递爱、传递幸福。

 

润泽园:之前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韩凤霞:以前就是为了赚钱。现在我们要利益顾客。顾客不满意,是因为我们没表达清楚,这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对顾客有了改变,回头客渐渐就增多了。

 

润泽园:因为你的改变,你的家人有改变吗?

韩凤霞:我丈夫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怕困难了。今年,我们还在老家投资了一个大众浴池,期间有困难,他都想尽办法克服。孩子们更有担当了,家庭也更和谐了。

 

韩凤霞和儿子

 

润泽园:你说之前特别看重钱,现在看重的是什么?

韩凤霞:以前觉得只要不利于我挣钱就不行,现在感觉钱不是特别重要。只要把家庭、孩子、团队建设好,力量鼓舞起来,没有做不了的事。以前觉得自己是孩子的天花板,现在我发现年轻人更有创意。

 

润泽园:现在觉得,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韩凤霞:我们做企业之初,就是想解决温饱,解决家庭生活,现在这些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还要做生意,目的是什么?要为社会做奉献。做生意也好或做人也好,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刚学习时,说要帮助他人,但想的还是成就自己。我现在认为,要真心帮助他人,成就自己是自然而然的。

 

润泽园:未来十年,心中的图景是什么?

韩凤霞:我要把企业做成当地家喻户晓的店。开店的目的,不是为了多赚钱,而是要利益员工,为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家庭问题。未来,希望我们的平台可以利益更多人。以前总想国家给我们什么补贴政策,总去诉求,现在我们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到他人,利益到国家。

 

润泽园:还记得,你学习的初衷是什么吗?

韩凤霞:以前学习的目的就是想把生意做好。但为了做生意去学习,你还是有限的。如果学习,是为了提升我们的认知,提升我们的边界,做生意是顺带的事。知见才是你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