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的本质,是人心
在同样的市场环境,同样的行业,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经营得风生水起,而有些企业却是举步维艰?
究竟是什么在捆缚和障碍着一家企业的发展、壮大?
普通企业与十亿企业和百亿企业、千亿企业的真正差别,到底是什么?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你是否认真思考过,企业经营,本质上到底是要经营什么?
01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2008年,刚过完元旦,总面积10万平米的德汇国际广场发生重大火灾,大火烧了68个小时,四栋大楼全部焚毁,直接经济损失11亿,3096个商家、上万个家庭陷入了绝境。
对于德汇集团来讲,这可以说是致命级的重创。根据当时的情况,申请依法破产,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他们没有走这条路。
前途未卜的危机时刻,德汇董事长钱金耐做出了这样的承诺:有限公司承担无限责任,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救助所有的受灾商户,绝不让一个受灾家庭流落街头。
“当时,看到3000多个受灾商户绝望的眼神,我知道我不能破产。我们这些商户都是凑钱创业,一个店铺押着他们家庭所有的希望,一夜之间化为泡影,如果我垮了,他们怎么办?所以当时我对大家庄严承诺:企业不会垮,我不会垮。”
钱金耐在台上的10分钟讲话,赢得了台下7次雷鸣般的掌声。
那一刻,德汇集团和客户的心紧紧链接在了一起。
然后,钱金耐就带着全体德汇人发愿:“不抱怨,不放弃,不退却。苦干3年,兑现赔付,重建德汇。”
2011年9月,新的德汇国际广场开门营业,钱金耐总的诺言如期兑现。3096家商户,没有一家走投无路,全部迈出困境。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钱金耐董事长的感人事迹,钱金耐董事长因此获得了“全国十大诚信模范人物”等殊荣。这笔丰厚的信用资产甚至让银行愿意主动放贷给他,他的不少员工也是因此而投奔麾下。
有人曾问:“面对天大的困难、如山的压力,你难道没有想过一走了之?”
钱金耐答:“想过!”他随即又补充说:“走出不远,刚到达坂城(乌鲁木齐市东郊)就折了回来。”
“因为我想到了那些跟着我打拼十多年的员工,也想到了3000多个商户。如果我一走了之,他们怎么办?不能把安置的包袱扔给社会!”
02
我们常说,创始人、董事长的格局和境界,往往就是一个企业的天花板。
格局和境界是什么?
就是你心里能装下多少人,你能看得多长远。
你是更在意近在眼前的有形的,还是愿意牺牲唾手可得的利益,去换取未来更长远的无形的价值。
面对致命危机,德汇集团本可以依法破产,明哲保身,钱金耐总也可以一走了之,但他们没有如此选择,他们真的把3000多家商户装在了心里,他们选了一条在很多人看来更加艰难的路。
也正是这条艰难的路,成就了今日百亿规模的德汇。
大火之后,他们赔偿了更多的钱,但赢得了更多人的心。
而人心,要比钱宝贵得多。
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什么?
就是经营人心,这个看不见的,无形的东西。
因为,有形的,都是有限的;无形的,才是无限的。
正如《道德经》所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全文整整81章,老子用了100个“无”,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根本,就是那个“无”。
这个世界奇怪得很,冲着钱去的,往往都赚不到钱。
赚钱,只是你做好事情后,顺带的、自然而然的结果,是补偿,是奖赏。
当你眼里只有自己,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意味着别人的利益你永远看不见,永远无暇顾及,那么就没有人愿意跟你长久合作。
只有先放下自我,把别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看见并同理他人的苦与痛,率先为客户、为团队创造价值的时候,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一家千亿规模企业的董事长曾说过:“人口增长的红利已经结束了,但是人心的红利正在展开”。
谁能赢得更多的人心,谁就能赢得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