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战略,须晦养厚积
1511年,正德六年,阳明先生40岁,在京师。
此时,距龙场悟道已过去三年,阳明先生已被调回朝中,但仍只是在吏部担任小小的“验封清吏司主事”,是个闲职的差事。亲友见状,略有微词,于是纷纷来信劝先生在仕途上用功,早些建功立业为宜。
这时,阳明先生收到了来自妻弟诸用明的一封书信,谈到家中两个小侄的科举状况。阳明先生给他写了一封回信,论及“晦养厚积”、“花之千叶者无实”等,持论深邃,发人深省。
信中具体谈了些什么呢?
01
凡后生美质
须令晦养厚积
阶、阳诸侄闻去岁皆出投试,非不喜其年少有志,然私心切不以为然。不幸遂至于得志,岂不误却此生耶!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诸贤侄不以吾言为迂,便当有进步处矣。
阳明先生在信中说,听说几位贤侄去年都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了,并非我不乐见他们年少有志,但我私心确实对此不以为然啊。倘若不幸真的考中,那岂不是误却此生吗!
为什么这样讲呢?对我们而言,往往希望孩子早早成才,考上名牌大学,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光耀门楣。可阳明先生却说,少年得志会“误却此生”,这话从何说起呢?
接下来阳明先生就谈到了他的理由:“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
越是天生资质好的孩子,越应该让他晦养厚积,不要早早地去发露。因为依据天理,也是要先翕聚,才能发散,何况是人呢?
“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枝叶过于繁茂、花朵过于华美的植物,结出的果子往往非常小,甚至无果可结。天理大道如此,人法天道,难道不也是如此吗?难道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只结出一个小果实,却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吗?
如果年少得志,考取功名后就满足了,这个志向就太小了,不足以支撑他在未来长成栋梁。相比早早“得志”,“年少有志”才是更重要的。胸怀大志,晦养厚积,才能成就人生更大的事业。
阳明先生一番良苦用心,何其深沉啊!
阳明先生这一年四十岁,已经完成了龙场悟道,却依然觉得自己需要成长,需要积蓄能量。因为,他所确立的,是“求为圣人之志”,而非事上的一点小目标。
对后人而言,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先生作出如此选择的结果:阳明先生37岁悟道,40岁回京,仕途平平,而46岁征剿南赣,平定匪患,48岁用兵如神,生擒宁王,为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立下了不世功勋。从此之后,百战百胜,平定四方,真正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生。
再回头看在京师做小官的几年岁月,难道能说,先生应该往来于人情世故,通达仕途,做个名利双收的二品大员吗?
没有晦养厚积,何来大器晚成呢?
02
晦养厚积的三个层面
“晦养厚积”一语,是阳明先生这封书信的核心。“晦养厚积”的智慧十分深沉,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层面:人生战略
一个人晦养厚积,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我们对自己整个的人生,要有一个全面的设计,而不能只设计局部。
所以,从人生整体看,年轻时应该深深扎根、积聚能量,才能为未来获得更大的成功打下基础。根深叶茂,才能大器晚成。
有一位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就对团队说:“我们要做成世界第一。”他说,如果一个人只想攀登自己家附近的一座小山,随便穿一双鞋子就可以去;而如果他想去攀登的是珠穆朗玛峰,他就必须做好周全的准备,要去锻炼自己的身体、准备登山的各种器具,要做好几年的准备,才能有机会登珠峰。
如果你只想成一个“小器”,那么有点谋生技能、养家糊口就可以了,反正目前的才能也够用了,哪还需要晦养厚积呢?
所以,对我们来说,晦养厚积的前提,首先要有自己的人生战略。
第二个层面:内圣外王
内圣,才能外王。有“未发之中”,才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晦养厚积,建设了自己的心灵品质之后,事业的成就就容易了。
不能突破人生和事业的瓶颈,大多数是因为我们日常的晦养厚积不够,因而自己的格局境界达不到事业要求的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智慧也不足。
《道德经》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我们这颗心,就是“无”。厚德载物,内圣外王,自己这颗心建设好了,向外发用的时候,才能心生万法、应变无穷。
所以,晦养厚积是不论年龄的。无论何时何地,不管在哪个年龄段,我们都需要涵养自己的心,涵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这样,才能不断超越事业的峰顶,成就人生更大的成功。
第三个层面: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晦养厚积,不仅仅要积蓄能量,还要能够把握时机。
审时度势,需要韬光养晦的时候,我们选择韬光养晦;但需要尽锐出战的时候,也要动如雷霆。
孟子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道德经》讲:“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如果我们涵养了自己的智慧,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却不能把握时势,一生也难以有所作为。晦养厚积,就是为了蓄势待发。在机会来到面前的时候,我们绝不错过它。
我们生逢一个如此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复兴势不可挡,而我们能否有智慧抓住这个时代的机会,看到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一份无比卓越的贡献呢?这是我们内心需要深深思考的问题。
其实,晦养厚积的真正本质,可以总结成这样一句话:
“人生重大战略:建设自己心灵品质。”
本质上,建设心灵品质才是我们最重大的需要,没有心灵品质的建设,哪有事业的真正成功?所以,无论处在人生的哪一阶段,无论在哪一个事业岗位上,我们都不能忘记对自己心灵品质的建设。
晦养厚积,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