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心难克 | 阳明教育研究院
欢迎将图片转发朋友圈,分享您的心得。
好胜心,是人性中的一种本能。
它驱使着人们不断追求卓越,挑战自我,让生命充满斗志和活力。
正如许多成功人士所言,“好胜心,让我走得更远”。
然而,当好胜心过度膨胀,变成争强好胜、攀比炫耀时,它便如同一剂毒药,侵蚀着人的心灵,破坏着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职场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项目经理王先生,能力出众,业绩斐然,但他的管理风格却因胜心过盛而备受诟病。
面对新同事的创意和热情,他非但没有给予支持和鼓励,反而以“你刚来,什么也不懂”为由予以否定。
这种好胜心的作祟,不仅扼杀了新同事的创造力,也限制了团队的整体发展。
阳明先生曾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胜心,便是那难以克服的“心中贼”。
它源于内心的不安与自卑,是自我价值怀疑的产物。
当面对他人的不同意见或挑战时,胜心便如一头猛兽,驱使着人们急于辩解、争论,甚至不惜以攻击他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阳明先生的一生,便是与胜心作斗争的生动写照。
1522年,阳明先生遭遇人生低谷,父亲去世,学说被定性为“伪学”。
面对如此困境,阳明先生并未急于争辩,而是选择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
他深知,此时的争辩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唯有稳住心态,方能寻求转机。
阳明先生在给弟子的信中写道:“吾侪今日之讲学,将求异其说于人邪?亦求同其学于人邪?将求以善而胜人邪?亦求以善而养人邪?”这几个问题,直击心灵深处,让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的起心动念。
是追求标新立异,还是寻求共同学问?是以善的名义胜过他人,还是以善来滋养他人?
对于项目经理王先生而言,当他开始反求诸己,多问几个“为什么”后,终于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胜心。
他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打压新同事的创意,并非真的为了对方好,而是出于对自己地位的捍卫和对他人挑战的恐惧。
当他放下胜心,开始鼓励大家发言、倾听大家建议时,团队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好,业绩也蒸蒸日上。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真正的强者,不是那些总能战胜他人的人,而是那些能够克服自己内心胜负心、以平和心态面对一切的人。
唯有破除心中贼,方能成就真正的大我。
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修炼自我、克除胜心,以更加平和、开放的心态去拥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