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AI的时候,要冷静下来,看清本质
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传统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
无论是超市还是餐饮,AI技术的应用既带来了机遇,也引发了思考。
一位经营8000多平方米超市、管理200多名员工的经营者,正深刻感受到AI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它既能帮助企业提升效率、优化服务,也可能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与此同时,餐饮行业也在AI的冲击下寻找出路。
炒菜机器人的出现,似乎让人工成本高企的问题迎刃而解,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对老员工的情感与责任的考量。
如何在科技效率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
如何在拥抱AI的同时,坚守企业本质——对顾客的关爱与服务的初心?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涉及对人性与科技的深刻理解。
以下,我们将从超市与餐饮两个行业的角度,探讨AI时代下企业的应对之道与发展策略,希望能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些启发与思考。
Q 提问1:
我经营着一家8000多平方米的超市,有200多名员工。AI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如何应对存在的风险,有效拥抱AI,并实现未来的持续增长?
A 回应:
今年,中国的AI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打破了以往由美国主导的AI格局,坚定了我们在这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信心。然而,我们必须保持理性:人们往往高估短期的趋势,而低估长期的势能。
AI固然是当前的热点,但回顾历史,元宇宙、区块链、大数据、O2O等概念也曾风靡一时,最终大多归于平静。
AI的热潮同样如此,它点燃了大家的信心,这是好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会逐渐冷静、理智下来,回归本质。
对于超市来说,本质就是善待顾客、关爱顾客。无论你是否使用AI,这一点都是核心。
你的超市规模不小,这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你可以借助AI技术提升效率,但即便没有AI,只要坚持这一本质,企业依然能够发展壮大。
不必盲目追随潮流。正如阳明先生所言,“矮人入戏场”,古时候看戏没有座位,众人皆是站立观赏,有个个头矮小之人挤进戏场,别人哭泣他便跟着哭泣,别人欢笑他也跟着欢笑,实则他什么都没看清。
盲目跟风只会迷失自我。要坚持以不变应万变,爱你的顾客。只有这样,AI才能真正帮到你。否则,即使有了AI,也于事无补。
AI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必着急。任何大势都是缓慢而坚定的,AI未来必然会对社会、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但不会一蹴而就。
你有足够的时间去迎接、拥抱AI,但前提是你要把生意做好,抓住本质。否则,本末倒置,再新奇的技术也帮不了你。能帮到你的是你自己这颗爱与慈悲的心。
Q 提问2:
我们从事餐饮行业,但现在人工成本实在太高了。我最近考察了一款炒菜机器人,它炒菜出品非常标准,上菜速度快,能节省大量人力成本。
只要投料准确,炒出来的菜和人工炒的几乎没差别。但如果引入机器人,将不得不裁掉一批跟随多年的老员工,他们对企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实在于心不忍。
我现在举棋不定,不知道该不该引入机器人?
回应: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从成本效率的角度来看,机器人和AI确实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可能被裁减的员工,你可以考虑给他们开一个小饭店,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让员工感到满意。
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从顾客体验的角度来考虑。
有个小故事,某位教授曾经提到过一件趣事。
他说有一次和别人喝茶,那个人非常讲究,用电磁炉烧水沏茶。
结果那个人说:“我们今天用的是火电烧的水,所以茶喝起来可能会有点燥。你明天来,我明天给你用水电烧的水泡茶,那样喝起来会更滋润。”
这位教授很纳闷,电就是电,管它是太阳能发的还是水力发的,或者是煤发的,只要能把水烧开泡茶不就行了?但在那个人看来,却有这么多的讲究,而且他还深信不疑,甚至能品出茶的不同味道。
同样,回到你的问题上,一位大师傅用他几十年的专业和热情炒出来的菜,和机器人炒出来的菜,虽然味道上可能尝不出什么差别,但顾客的感受、吃菜时的那种氛围和体验,可能存在微妙的差异。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只追求效率的话,那当然可以引入机器人,并且妥善安排好那些老员工,他们也会很乐意。但如果你更看重顾客的整体体验,就需要好好权衡一下。
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情感和人性化的考量。
结 语
以不变应万变。无论何种行业,只有抓住本质,才能在AI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润泽公开课第十四课“解锁客户哲学”不仅为您提供了分析这些问题的专家视角,还为您打造了一个与同行交流分享的平台。
3月22日,我们期待与您一同探索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之道,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AI与数字化的浪潮中,把握核心,坚守初心,让我们在润泽公开课共同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