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将图片转发朋友圈,分享您的心得。

 

阳明先生说:戒惧之念,无时可息。

很多人读到这句话,第一反应是:那岂不是要整天活在紧张和惶恐中?

其实不然。

“戒惧”不等于“恐惧”。

 “恐惧”,是向外的。

比如:害怕领导的批评、担忧未来的风险、执着他人的眼光......

是一种被动的、受外界影响、消耗能量的情绪,它扰乱心神,容易让人失去方寸。

而阳明先生说的“戒惧”,是向内的。

它无关任何外在的对象,只关乎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一种对内心的尊重与觉察

尊重的,是那颗最真实的本心

我们心里往往知道什么是对的,但在情绪、欲望面前,很容易自我说服、随波逐流。

“戒惧之念”就像一位“贴心好友”,当你因为没人看见,就想偷偷懒、占点小便宜时,他会在一旁轻声提醒,让我们在乎自己的人格底色,从而选择坦荡。

“戒惧之念”觉察的,是那些细微的起心动念。

我们往往以为,大的问题是突如其来的。

其实不然。

真正让人陷入困境的,往往是那些小念头的放纵:一点点侥幸、一点点敷衍、一点点懈怠......

这些小的偏差在当下看似无伤大雅,但长久积累,就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方向,甚至为未来埋下隐患。

正因为这些看似微小的念头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所以,我们内心那位“好友”(戒惧之念)的提醒才一刻也不能停息。

因为我们心念的流转,本身就“无时可息”。

念头如同奔涌的流水,从未停止。

有时清澈如泉,带来清凉和力量;有时汹涌如浪,让人摇摆不安。

我们无法让流水停止,也无法按下暂停键。

唯一能做的,就是去观照这奔腾不息的水流。

“戒惧之念”,正是这种观照。

它让我们在海浪翻涌时,也能稳稳地掌住方向盘,不至于被情绪的浪头打翻。

所以,“戒惧之念,无时可息”,并不是让人时时紧张,而是提醒我们,在日常点滴中守住那颗清明的心。

一个人真正的修养,不在众人面前,而在独知处。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念头亦是如此。

细微的念头,点点滴滴,终将汇成一个人的命运走向。

心有敬畏,念念清明,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