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节点

导语:在万物生长的季节,你或许听到过庄稼抽节的声音。一个人的心灵成长,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拔节”瞬间呢?
“此刻,我多想告诉母亲,今天,我走出了心灵的小木屋,未来,我一定成为值得您骄傲的人!”
在过往的岁月里,他是一个爱抱怨的人,习惯性地关注事情黑暗的一面,有时还把怨气撒在自己妈妈身上。
带着怀疑、拒绝和抵触而来,“未来之星”第三期深度研修班开始的前几天,他感觉度日如年,上课犯困、下课抱怨。
三天后,到了反省的环节,他开始看到自己的傲慢无礼,尝试着接受老师们的善意叮嘱。
五天后,他进行了第一次深刻反省。这一次,他看到了一个有点儿陌生的自己。那个自己做过不少错事,伤害了不少人。
这让他有点儿难以置信,自己怎么是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事呢?
课程继续,反省继续,七天后,他把心底的陈年往事,一件件写了出来——第一次说脏话,第一次抽烟、第一次打架……
然而,面对这么多的错事乃至恶事,他依然无动于衷,没有掉一滴泪。其他同学们有流泪、有欢笑,为什么自己的内心如此冰冷?他感到有些恐惧,也是想逃避,索性扔下纸和笔,躲到床上倒头大睡……
其实,他明白,自己22年来一直都在逃避,不敢直视内心最重要的问题。那件事,他从小到大已经逃避了很多年……
那个一直试图回避的“真相”,就埋藏在3岁的记忆里。3岁时的一次经历,让他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
他深深地记得那天夜晚的黑暗,痛苦无助,天空一片灰暗,见不到任何光明...…
于是,从3岁起,他让自己走入了一个封闭的小木屋,他不想再受到伤害。
为什么长大后自认为很成熟,却总是还有那么幼稚的行为发生?根源就在于,三岁的经历让自己陷入了无边的恐惧。此后,每当需要面对世界的时刻,他似乎总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和热情。他不大相信这个世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去链接这个世界的能量。
第十天的时候,他终于鼓起勇气,给妈妈打了个电话。他泪流满满。他终于看清了,为什么这么多年自己缺少一个男人的担当,遇事则乱,能跑就跑,永远往后缩。
第十二天,他终于第一次走出了自我囚禁的心灵小木屋。他看到了圣贤思想与这个世界的光明,他告诉三岁的自己:你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你的内心有无尽宝藏,有万亩良田,你再也不会无助、无能、无力、无为。走出那个小木屋,走向广阔天地!
在广阔天地中,他首次读懂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此时,既不用经历姥姥那一代人的战争苦难,也不用经历父辈那样的物质匮乏。
之前,他把家人对自己方方面面的照顾,都当作理所当然。现在,他才真正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理所应当地照顾自己、保护自己,家人之所以对自己好,是出于爱。自己也应当以耐心和爱意回报他们!
他深刻地感悟到,这个世界遵循“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真理,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心是什么样子,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子。每当发生问题的时候,自己得及时去反省,并深刻地忏悔,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且改掉它。
现在的他,跟以前几乎判若两人:爱笑了、有自信了,人多的时候也不再怯场了。他说,现在基本上都能超越那些阴暗面,因而抱怨少了很多。
所以,结束15天学习之后,回到家里,他这段时间过得非常开心,真正用心与家人、同事和客户相处,感觉生活真的可以这样美好!
走出心灵的小木屋以后,他开始认真体会公司的使命——帮助更多企业迈向伟大。既然人生的重大战略是建设自己心灵品质,人生的重大价值是成就他人心灵品质,那么他就要传递爱,让阳光照进更多人的心田!他敢愿自己一辈子全身心投入,助力企业迈向伟大,历久不衰且广而告之。
十五天,经历了对抗、接受、享受和不舍的四个阶段, 如今的他,全身心地接受学习圣贤的教诲,沐浴春天的阳光,感觉生命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喜悦!
卡耐基说,人的心灵之门是从内部反锁着的,除非自己愿意打开,别人没有任何办法。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可能被诸多的偏知偏见和错知错见而锁住,以至于错过了人生的万亩良田和无限春光。
通过明心、净心,每去偏知偏见和错知错见,就会经历一次成长的节点,生命就得以跃升至一个新的境界和层面。成长的感觉,妙不可言!
春天,你也在抽节成长吗?
近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