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雁栖湖企业家论坛要点介绍幸福家庭,是可以建设的!
家,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家庭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让家庭成为幸福生活和成功事业的动力?
原本,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族的金字塔中,假若夫妻之间出现矛盾,会得到长辈、亲朋乃至邻居的呵护和责善,问题快速得到解决。
而如今,人们离开了村落和家族,开始在城镇生活,几十人的大家族变成了三五人的小家庭。此时,失去了家族及邻里呵护的夫妻,一旦发生矛盾,就像两个球一旦碰撞,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变成硬碰硬。
此时,互联网又介入了生活之中。互联网将人与人之间的篱笆拆开,我们猛然间面对无数的人和各种诱惑,在不经意之间人们就会犯错误,会迷失其中。

关于家庭问题的若干判断
关于夫妻关系
1.对待婚姻的态度不再严肃、庄重
“既然身边人都觉得对方还行,那就先结婚吧。实在不行,离了再找也无妨。”这是很多年轻人的真实想法,却是婚姻中的严重误区。
这样错误的知见,是在为婚姻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事实上,“一个人若不会游泳,换一个游泳池有什么用呢?”给婚姻一个足够庄严庄重的开始,并一诺千金,才能收获幸福圆满。
2.婚姻出现问题,都是对方的错
在情绪化的时候,尤其在对方有严重过错而且自己证据在手的时候,更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都是对方惹的祸。对方是有过错,但我们一定要检讨自己,他的过错当中,有多少因是我们自己种下的?
手指指向他人,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激化问题。而反省是一种美德,当手指开始指向自己,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如此,我们的后半生才能逐渐地拥有幸福。
3.认为离婚是一种解脱,不知道婚姻是可以建设的
如果离婚真的是一种解脱,未必不可以作为自己的一条生命之路。然而,很多时候,当我们没有看清前方的光明在哪里,当我们没有修炼自己心灵品质的时候,这份所谓的解脱,是更大烦恼的开始。
关于子女关系
1.父母爱自己胜过爱子女
有的父母会溺爱子女,我们不妨想一想,溺爱子女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是怕孩子埋怨自己,怕孩子觉得父母亏欠了他;有的父母在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会拉拢孩子,在孩子面前争宠,一旦婚姻破裂,至少能抓住孩子……
在溺爱的过程中,一定会成子女之恶,在争宠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恭维,会有对自己另一半即子女父亲或母亲的抱怨,这都是自己的不明,却在不经意间毒害了子女的心灵,“爱”入歧途。
2.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真正误导我们的,不是显而易见的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观念。一些似是而非的教子观念,很容易让我们走进如下误区:只关注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却没有让孩子跑对跑道;期待孩子找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却没有让子女树立远大志向,链接祖国;让孩子不劳而获,错失了面对风雨,担当重任的机会;给孩子传不义之财,如同传一个炸药包;让子女少年得志,花之千叶,不能晦养厚积……
爱子亦有道,我们唯有借助5000年从未断流地传承到今天的圣贤思想的指引,才能引领子女走向成就美好人生的康庄大道。
关于父母关系
许多人对父母(原生家庭)存有抱怨乃至怨恨
面对很多人对父母的抱怨,四合院一位志愿者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任何一个子女,都会无理由地挑剔父母,仿佛约定俗成。而事实上,父母抚养每一个孩子长大,都极其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根本没有资格抱怨父母,即便他们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在抱怨父母的时候,首先要问问自己:我爱过他们吗?父母的源泉之恩,可否有滴水相报?
对待父母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世界的态度。抱怨父母,其实是在切断和家族的能量、世界的能量的链接。

案例1:破镜是可以重圆的
在所有问题之中,夫妻关系是重中之重,夫妻关系是主线。夫妻关系处理好了,教育子女和孝敬长辈的问题也可以合理解决。
夫妻关系中,只要有一方主动反省,问题就有解决希望。“不问别人好不好,只问自己对不对。”只要一方松动,在心上与对方和解,和颜悦色就会呈现出来,“有和气者,必有婉容”,原来每天见到另一方都是一脸黑气,现在开始以笑容相对,对方又怎不会受触动?
回想当初,没有任何一对夫妇为了吵嘴和打架而结合。每个人都有一份对婚姻美好的初心,每个人当初都有若干选择,最终选择了对方。只要有一方展现善意和真诚,根据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另一方慢慢都会有回应。原本是硬碰硬的关系,现在一个硬球和一团棉花在一起,就有和解希望。尽管每个家庭的裂痕,在深浅上有差别,问题解决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会有差别,但是一旦开始,就有冰释前嫌的可能性。以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赵桂芝为例:
赵桂芝,是河南南阳手工业者,结婚24年,其中20年是吵架和闹离婚。她总是用最刺激最狠的话去伤害丈夫,逼着丈夫离婚,生命苦不堪言。
2019年1月份,赵桂芝与丈夫来到四合院参加了短短三天的学习会,践行明心净心的功夫,就超越了二十几年的恩恩怨怨,实现了破镜重圆。(点击阅读)
更多破镜重圆、家庭裂痕修复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