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绽放的九个瞬间 | 青年战略十年(北京)学习会侧记
原创陪伴你成长的 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作者:乔南(媒体人)
台上台下
“当我在现场看到和我年龄差不多的润泽园陆鑫炎学长真诚讲述《阳明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的那一刻,我深深震动了。一个是我被中华文化圣贤伟大的心灵所震撼,另一面,我对我的同龄人将青春镌刻在祖国大地上的这种笃行而感动。比起他来,我的心胸和格局太小了。”
陆鑫炎
从加拿大约克大学赶来、还有两个月就要毕业的留学生雪松一句一顿地说。他仍坐在会场的座位上,没有像其他学员那样去茶歇,伴随着会场《我和我的祖国》的背景音乐,他专注地整理着笔记。
他说,他今天的心情就像天气,有一种几乎是从5月21号春天的气温一下过渡到火热的夏天的感觉。
与雪松心情同样的近300名青年学子,齐聚在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参加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主办的这场学习会。
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
这些来自海内外名校的青年才俊,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创业青年精英,开始与中华文化深刻对话。青春相遇,点亮彼此。
读懂“毛竹”
雪松说他马上要毕业了,不知道要干什么,心里还是很迷茫。听了学习会上老师战略十年的演讲,目不暇接,又觉得自己首先得把自己的种子种好,这才是真路径。
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刘义豪,则对老师讲的6条出路感受颇深。他虽然选择了经济专业方向,但对人生还有很多迷茫。但是,今天的“毛竹定律”确实让他心中有了方向。
毛竹定律视频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毛竹定律。毛竹扎根需要4年,4年时间才长了几厘米,而从第5年以后却以每年30厘米的速度疯长。为何要厚积薄发,厚德载物,我读懂了!”真好,青春美好,深挖宝藏。
青春就是“元亨利贞”
不同于上述两位首次参加中华文化学习的同学,对于中医药博士叶青来说,学习中华文化已经两三年。学习会茶歇时她告诉记者:几乎每天早上五点半起来读书,读中华经典和锻炼身体是一样的节奏。叶青曾就读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现在在浙江中医药大学读博士。
“我热爱中医,中医其实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了解到目前西医治疗抑郁症给人带来的副作用非常大。甚至让很多年轻人提早出现老年痴呆的症状。”
“我立志用中医解除抑郁症患者的痛苦,而且让年轻人免受副作用之苦。”叶青的语气诚恳坚定,“所以,当我今天听到立平老师开场即说‘青春就是元亨利贞’的时候,瞬间热泪盈眶。我感到只有将更多的人装在心里,将那些患者装在心里,我才能够充满动力地完成我所立下的志向。”是的,利益人心,元亨利贞。
会场蜜月
学习会上,有一对青年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是一对新婚夫妇。妻子在台上领读阳明先生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丈夫在台下跟读。通过会务志愿者,我找到了他俩。
“我们来自山东,刚刚结婚,一路走来,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引领,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我很感谢推荐我们前来学习的老师。”紫莹说。
“蜜月旅行什么时候都行,但是如果错过了今天这样学习的机会,就真错过了!”丈夫梓尧说。
紫莹与梓尧
新婚夫妇领悟了方子老师说的那一句:面对爱情和婚姻,如果不真正建设自己,如果自己不会游泳,换个新的泳池又有什么用呢?对紫莹和梓尧来说,这次学习会是他们收到的最好的新婚礼物。青春相伴,以心系之。
又回来了!
方子老师,是润泽园的核心志愿者,60多岁了,很多学员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方姐。以青年人为主的学习会上,她分享结束之后就回去了,可是第二天她又回来了。
方子老师说:“昨天好多青年人向我倾诉了很多。发现一些青年朋友对自己的父母还是有很多抱怨甚至怨恨,我回去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今天还得再来和大家交心。”
方子老师在为同学们分享
学习会上还有一个特殊的组团——“妈妈团”,这些妈妈们自发和孩子一块来学习。方子老师觉得,不仅要和青年朋友交心,也得与妈妈团交心,做她们的后援,激发妈妈团(包括以后的爸爸团)共同学习中华文化,建设幸福家庭。
“妈妈团”成员们合影
应众多学员呼唤,正酝酿推出“建设幸福家庭课程”的方姐,深情地对妈妈们说:“做孩子的榜样吧,这才是我们为人父母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看到方子老师忙碌优雅的身影,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绽放的青春呢?高处相见,青春不老。
建设自己,恰逢其时
来自郑州的从事建筑业的张朋,目前正在创业阶段。他在现场向老师提问,说他在与农民工打交道时,发现包工头克扣农民工收入的现象不少,就想努力找到更好的办法帮助到他们。老师回复:这份初心难得,一定要快速建设自己,建立自己的战略十年。
“建设自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独树一帜;与志同道合者共建团队。”张朋为自己收到的路线图兴奋不已。
会上,马上就有许多学员围上来,找他交流乃至合作。
“老师给我的指导,是真正在专业领域有充分话语权的时候,才有可能达至心愿。”张朋说,“建立一个心与心相链接的平台,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到农民工兄弟,中华文化,大道至简,我豁然开朗,我自己先要成为值得农民工信任的品牌。”
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他已经生发出对他所热爱的人群的一种持久的关怀和动力。周围的掌声已经自发响起。青春之路,建设伊始。
原来这叫“扫地僧”
“白立新老师讲到《天龙八部》小说中那个藏经阁扫地僧,过去读过,但经过今天老师的指导,才领悟到什么是‘耐得住寂寞’。就像我们青年战略十年,如何打好自己的根基,就像扫地僧那样:表面在扫地,其实在修炼自己的功夫。
老师的话振聋发聩,他甚至提出我们的青春也需要一次挫折,这是成长的需要,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是有出路的时候。在挫折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被拉大。”这是在午餐时,来自美国和德国的几位理工男聊到的话题。
“在成长中挑战自己。做任何事都不容易。”这些话已深深地刻在他们心上。不善言谈的理工男,却袒露出他们的肺腑之言。青春之路,战略十年。
青春有我
“从国家博物馆参观完复兴之路,马上回到学习会场,看了那个造原子弹的视频。最后的一行字幕是:你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吗?然后,后面出来三个字:我愿意。从前面那个镜头推送出来,然后镜头拉走的那一刻,我就开始泪流满面。因为我是一个特别好名的人,也很傲慢,做什么事还没做好的时候,我就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怎么可能隐姓埋名?
又想到在参观博物馆时,看到的那些图像,能够写出来的名字都算是幸运的。但是还有很多人,他们可能就像戈壁滩上当时站起来的小孩和长者,可能他们的名字现在都不被人记住,但是祖国的山河大地不会忘记他们。我看到当年打敌人的战士们举枪的那一刻,他们的眼神坚定勇敢,我就在想,如果我们这样拿枪去打自己的小我,这个时代又会涌现多少仁人志士!”
青年创业者正晗的即时分享,换来现场如潮掌声。青春有我,志在长天。
建功立业,更待何时
两天的学习会,转眼到了尾声。大家登台分享、立志、歌唱。
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激动与惜别中,李木子腾出空来接受了我的采访。这位已是互联网创业者的青年人信心满满。他说,他是因环球网上的一篇文章而参加了学习会。这篇文章是《中华文化润泽世界青年:回应“时代三问”之初见》(点击此处链接阅读)。
他说:“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国外青年对中国存在诸多误解,他们可能不了解昨日之中国,也可能误解今日之中国,但谁也不会错过明日之中国。’对,就是这几句话,让我走进了青年学习会场。”
在即将离会时谈起参会的缘由,他说:“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在文化自信的伟大时代,在今日之中国,不建功立业,更待何时?”
因为奋斗,所以青春!扫描二维码,报名阳明心学课堂二期,与海内外优秀青年一起学习、成长,制定战略十年!
第二期
阳明心学课堂
因为奋斗,所以青春!
排版:李晴
上 一 篇:青春与时代同行,不负战略十年 | 青年战略十年(北京)学习会
相关链接:绽放青春,重回初心——写在五四青年节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