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者,稳进。

 

做出决策很简单,但是做出十年的战略决策却不容易。战略的背后是哲学——有什么样的哲学,就能呈现什么样的战略。

 

今天,借助十个词,为大家分享“战略十年背后的十条重要逻辑”。

 

是非,即成败。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怎样的行为作用,当条件成熟时,一定有怎样的反作用。这是天理,也是铁律。

 

所以,制定任何重大的战略,首先要在是非上明确:以是非做决策,而不以得失做决策。

 

什么是“是非”?

 

表面来看,“是非”就是一件事情的对错,但体现在心上,“是非”的本质就是善恶——起心动念处的善恶。

 

所谓善恶,就是在起心动念处,对自己、他人、社会所持念头的好与坏。

 

有人说:“我不太明是非。”这是不可能的。阳明先生教诲我们,起心动念处的善与恶,无论多么隐秘,“未有不自知者”。你该不该去害人呢?该不该去利用人呢?该不该投机取巧呢?该不该偷拿东西呢?该不该孝顺父母呢?你的良知是清清楚楚的,分毫瞒骗自己不得。

 

一颗私心、贪婪之心、危害他人之心,不可能有好的行为作用,也就不可能收获好的反作用。

 

如果有不好的起心动念,却觉得自己还能有好的言语行为,做出好的行为作用,这是在自欺欺人。

 

表里不一即是伪,一个“伪”字,必然搞垮你的人生,必然断送你的战略。

 

所以,我们不必看一个人嘴上天花乱坠地说什么,也不用看他贴在墙上的使命是什么,只要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看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他的人生呈现出的结果,我们就会看出,他曾种下的是怎样的行为作用。

 

本质上,是非即成败。当我们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当下就要主宰自己的行为作用,不能让自己有一丝不好的起心动念。特别是制定战略时,反复叩问自己:动机至善吗?私心了无吗?我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还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安康?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人生征程上,最大的困难,不是那些貌似难以克服的事上的障碍,而是自己内心中的不明和贪欲——这些,才是你一生中最大的敌人。

 

因为,有怎样的心,必有怎样的哲学,必有怎样的战略,必有怎样的人生。

 

致良知,即是法天理;依良知而行,就是循天理而动。在心上不断为善去恶,让自己的战略十年走在天理大道上,这是我们人生与事业成功最根本的保障!

 

战略十年的本质,是一种成长战略。

 

当年,在创立京瓷时,稻盛先生坚定地说:要成为陶瓷行业的世界第一。因为他明白,定下“攀登珠峰”的目标,并不是说当下就可以登上珠峰,而是未来通过不断地精进、成长,最终一定可以登顶。

 

稻盛先生不断地修炼自己,确信将来的能力一定会数倍于如今,因而他心中产生了敢于面对未来的战略。

 

所以,“能力要用将来时”,我们在制定战略十年时同样如此。

 

这条哲学背后的逻辑是:行为作用的主体不同,则产生的反作用不同。

 

例如,一位君子的战略十年与一位士人的战略十年,对社会所产生的贡献,差别极其巨大,对自己所产生的反作用差别同样极其巨大。

 

打个比方,假如我们当下是一位士人,则以当下的心灵品质做出的战略十年,就是士人层面的战略十年。往往是想象力不足,人生画卷不够广阔,难以产生突围并占领高地的战略。

 

但是,倘若当下就以能人甚至君子之心为心,站在更高层面,观照自己的行为作用,思考人生价值如何最大化,就一定能打开一片全新天地,看到一片无尽蓝海。

 

所以,制定战略十年,要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

 

同时,作为战略十年的主体,我们自己的成长至关重要。

 

随着时间流逝,工具、市场、产品都会发生变化,唯有心灵品质,是人生最稳固的基石。无论战略打法怎么创新,有且只有一条始终不变,那就是: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

 

坚定不移、持续不断地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是人生最重大的战略。

 

要去做“难而正确的事”。

 

因为,难事,往往意味着行为作用的对象大,产生的反作用也大。

 

我们应当像乔布斯那样,不时去思索这个问题:“下一件大事是什么?”

 

换一个说法,这样问自己: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个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如何修炼高尚的人格?

如何为祖国和人民效犬马之劳?

 

这就是“难事”。战略十年要做的,正是这样的“难事”。

 

如果只想选易事来做的话,哪里需要战略十年呢?

 

越是在难事面前,越是呼唤有担当、有情怀、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登上舞台;相反,越是容易的、轻飘飘的事情,越是容易被淘汰。

 

做正确的事,开头难,以后就不难了;走小路,抄捷径,开始容易,以后却是千难万险。

 

所以,不管自己目前起点的高低、力量的大小,都要坚定地去做更正确的、更有价值的事情。



排版:熊宇

 返回首页

     上 一  篇:中华文化让"陌生人社区"变为"熟人社区"


     相关链接:十家连心,让“远亲不如近邻”回归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