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企业总会面临许多风险,其中四种风险最为关键:决策风险、道德风险、制度风险和社会风险。

 

01

 决策风险

 

一位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家,反思以往二十几年的经营历程,发现自己做出了许多错误决策。在不明和贪欲的误导和驱使下,一步步走向泥潭。

 

例如,在未能透彻领会发展趋势的本质时,就热衷于追逐、投资和经营“新概念”,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却没料到,一年前火热无比的话题,一年后就变成了笑谈,投资也打了水漂。

 

一个人的智慧不足时,就容易“跟风顺路”。人们无不想提升智慧,然而,智慧从哪里来?

 

 


智慧的源泉是心,由心内流淌出来的叫“智慧”,从外面学来的叫“知识”。

 

智慧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不明白,世间的一切都遵循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有什么性质的行为作用,就会有什么性质的反作用。这是需不断明白和体证的人生真相。一个人心灵品质的层面有多高,对于这一重大真理的认识就有多深。

 

企业家对于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人生重大真理的体证有多深,对事事物物本质的认识就有多深。所谓“心明眼亮”,心明了,才能看清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02

 道德风险

 

曾有一家企业,经营手法很“独到”,花费很少力气,就能达成业绩目标,令许多企业经营者艳羡。

 

然而,这家企业的文化氛围存在严重问题,企业创始人对女性毫无尊重;上行下效,致使整个企业的风气都很糟糕。后来,该企业创始人疾病缠身,家人也痛苦不已,企业经营经过一波三折,最终倒闭关张。

 

一家不尊重女性的企业,如何尊重客户?所谓的独到手法、所谓的善待客户,其实都是收买人心的手段。一个人对家庭不忠,必定对事业不敬。人只有一颗心,一颗真诚恻怛之心,发之父母即是孝,发之国家便是忠,发之朋友便是信。反之亦然,心上有漏,事上必然有危。

 

 

一个木桶的容量根本上取决于水桶的底部。如果底部有漏洞,无论多少水都会漏光。企业家的心,就相当于木桶的底。心中有漏洞,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一定会伤害企业甚至为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03

制度风险

 

一位企业家说,他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因为公司有好几万员工,参与了好些重大项目。为了防止项目出现事故,他们制定了许多制度和细则,然而他的担忧与焦虑仍然有增无减。

 

一个能量场强大之人,可以说是不怒而威;相反,能量不足时,则是“怒而不威”。所以,表面上是制度风险,本质上还是人心的风险。

 

 

在企业中,总是存在两种规则:明规则与潜规则。影响员工行为的因素中,20%来自于明规则,80%来自于潜规则。制度属于明规则;假如董事长威望不够,再缜密的制度也难以驾驭众多员工。比如,员工会觉得“董事长的话不用太当真”,此时,潜规则就凌驾在了明规则之上。

 

04

 社会风险

 

社会向来很复杂而且并不完美。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使人性的善与恶更充分地展现出来,人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善恶交织的人际网络之中。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在社会这片汪洋大海中前行,企业经营者必须对大海有充分的了解和正确的认知,才能以宽广的胸怀面对世界。否则,就会变得焦虑,乃至产生抱怨。比如,一些思想保守的人就读不懂互联网,因而与互联网大势擦肩而过。互联网固然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但互联网对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无法否认,人们必须正确面对这个现实和它带来的各种风险和舆论影响。

 

人们不可能生活在象牙塔中,以躲避各种社会风险。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问题,企业家需要拥有宽广的胸怀,既要“和其光,同其尘”,又要修炼高尚的人格,“出淤泥而不染”。

 

 

综上所述,经营企业的四大风险本质上源于“仁爱、智慧、胸怀、能量”这四种德的不足。但这四种德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而四,四而一”的关系,一就是四,四就是一,最后都回到心上。心是各种德的源泉,唯有建设好这颗心,才能提升格局境界,因而拥有若干种德,以此避免各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