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的十种境界
10. 理想董事长:引领并托起团队,开辟利益人心的事业
9. 卓越董事长:格局境界足够高远,仁者无忧,智者无惑
8. 优秀董事长:持续建设自己,助推团队成长,战略充满力量
7. 优良董事长:洞察本质,读懂时代,充满希望,但仍有迷茫
6. 良好董事长:指引方向,创新战略,激扬团队战斗力
5. 较好董事长:支持团队成长,自己也学习成长,战略有条理
4. 普通董事长:能成事,但缺少人格魅力
3. 较差董事长:只有自己本事大,团队几乎没有成长机会
2. 很差董事长:有气无力,负能量缠身
1. 糟糕董事长:有些运气,但格局境界无法提升
通过以下三个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不同境界的差别。
9.卓越董事长
有一位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董事长,历经20年风雨,带领企业经受了全球金融危机和欧美双反调查的狂风暴雨,也经受了行业重大政策调整和中美贸易战的洗礼。该企业连续多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名列该行业全球前三。
这位董事长在学习中华文化之后,回顾过往,总结出了两条成功经验:
1、循大道、讲公道、重善道。初心不改,以义为先,不以利为先。过去不管形势再好,企业也没有膨胀,进军其他行业圈钱;形势再困难,也没有丧失过信心。对市场以善诚相交,对员工以善心相待。
2、面对行业新政出台,虽有压力,却选择坚定相信国家,大风大浪面前,他以定海神针似的信念,给员工信心以战胜困难。
疫情期间,他多次去往一线检查,确保防控、生产两不误。他的坚定,让企业赶超发展的信心和勇气并未受影响,先后启动了三个超百亿元的新投资项目。
经过多年磨炼,这位董事长深知:只有认识到危中有机,才能更好地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他感慨:经营企业与做人一样,会遇到各种诱惑,但无论形势多么艰难,也不能怀疑、退缩,要始终坚持利益自己、他人和社会。面向未来,他充满信心:有国家作为坚强后盾,有积蓄已久的战略,一定能把稳航舵,勇立潮头,行稳致远。
7.优良董事长
一家科技上市公司董事长,于90年代初创业,现在他的公司已经成为行业龙头企业。在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他反思自己,认识到:10年前,随着企业的发展小有成绩,他的内心开始“膨胀”,出现了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的想法,扩展了一些不熟悉且与主业无关的业务,使自己与核心业务圈脱节,最终导致了企业发展滞缓。因为自己缺乏智慧,还导致了用人失误并被人利用,给自己及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当这位董事长找回了初心,他对行业潜力的洞察也再次敏锐了起来,决定带领团队“回归初心,生产享誉全球的品质产品”。他与团队共同学习,从拆除部门壁垒开始,一步步实现企业内部更新。原来部门之间的推诿、抱怨减少了,沟通成本降低了,对接效率提升了……现在再遇到问题,团队成员首先会“反求诸己”,找自己原因,彼此争执大大减少。对待企业的新战略、新目标,团队上下干劲十足。
5.较好董事长
一家创业24年的服务型企业董事长,一度被如下三个问题深深困扰:
1.为什么员工和自己之间只有利益关系?
2.为什么客户对自己越来越不信任、不尊重?
3.为什么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优良,却无市场?
在学习中华文化后,她开始读懂员工内心深处的渴望:得到客户认可,实现自己生命价值。
于是,这位企业家在所有门店采取了两个举措:取缔现金业绩指标;取缔销售话术。渐渐地,返璞归真的策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团队气氛也悄然发生改变,“做好事不留名”的互帮互助氛围在员工中间逐渐形成。
接下来,她发布了一项新战略:将企业名下的个体工商户全部转为集团分公司,并计划在一年内,将所有门店都交由自己的员工做主,让员工在集团的平台上创业。
现在的她信心百倍,一扫过去困扰。她相信,只要与顾客建立心与心的链接,一定能收获客户信任,客源不是问题。
董事长想要提升自己的格局与境界,既要练就硬功夫,更要提升软实力。形成口碑,赢得员工、客户乃至社会的信任,具备这些软实力,订单自会随之而来。
企业自身以及与客户之间的链接,虽然看不见,却是整个商业的基础与磐石。虽然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每一个困难,都可以是一个改变市场格局的机会。只有企业家充满信心,把企业事务都置于创新、逆行视角下,才能把团队本能的、原生的创新DNA激发并扩大。
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国与国之间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董事长要有长远考量,不仅助推自己的企业发展,本质上也能促进行业变革。抓住“软实力”这一突破口,提升企业层级,董事长可以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