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经营信条既是方法更是心法
01
把握规律,不跟风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浪潮此起彼伏。基本上每过两三年,就会有一个新概念横空出世,比如时下的“元宇宙”,比如过往的AI……面对新技术、新概念,企业家保持敏感、拥有学习心态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度兴奋、盲目追风,就很可能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
“追风”的经营心态,映照的是一种“随大流才安全”的不自信心理。人做不到全知全能,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自然就会产生某种不安全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做出的选择,其出发点往往是让自己获得一份安全感。对于企业家,为满足一时的需求而仓促做出跟风的决策,结果扑空的可能性非常高。
想要安心经营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跟随潮流,而是把握规律、掌握本质。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例,如果企业家能够意识到互联网的本质是人与人、心与心的链接,那么就会借助已有的互联网工具直达客户、链接客户,而不是花费大量真金白银去完善工具本身。
企业家在着急做决策时,要再三思考自己是否有跟随大流的想法。跟随出来的“战略”都不是创新,最多也只能拾得剩余收益。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这是世间最大的规律,真切体认并遵循规律,才能收获长期主义的红利,不被眼前纷扰所带偏。
02
敢于迈出舒适区
中小企业如果能顺利度过“三年魔咒”,在差不多进入第五个年头时,可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相对安全且熟悉的领域。这种时候,有些企业家也许会选择安于现状,不敢碰触新技术、新理念,或者引入新人才。因为一旦开拓失败,很可能就葬送之前好不容易才取得的经营成果。
然而,倘若让这种情况拖延下去,就相当于给了竞争对手超越你的机会。所以,企业想要持续发展、不断突破,企业家作为领头人,需要拥有建设自己的自信心。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教诲世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内心的智慧与能量都可以通过开发而不断提升,也正因此,企业家要具备迈出舒适区的勇气,克服不安,挑战自己。
03
与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中小企业家受到自身资源、人脉所限,在投资一个新项目,或是开发一个新产品时,更容易选择与熟人合作,认为知根知底更能放心。找熟人,这种思维模式不能算错,但若囿于其中,便很可能错过更好的发展机会。
每个人的智慧与能量都能若干倍地放大,你的合作伙伴也同样。如果想要长久地与他人共同投入一项事业,不仅要基于对方当下的状态,更要懂得如何帮助、激发对方与自己一起成长,不断提高格局与境界。
所以,不管是选择合作伙伴,还是挑选团队成员,都要看重对方愿否与你共同学习进步。有时候,可靠的合作方,不仅是选出来的,而且是建设出来的。
04
内圣外王,厚德载物
经营企业,有的人会这样认为:企业之所以能成功,无非是幸运地抓住了某个机遇,如果我也遇到同样机遇,一定也能成功,因此,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寻找机遇。
诚然,对任何人、任何企业而言,机遇都至关重要。但持有上述想法的人,却忽略了一个最大的事实,即人与人之间存在格局与境界的差别。站在不同的段位上,有的人能看到机遇,有的人却只能看到危机。
如果采用二八原则,企业的成功因素中,机遇能够占据20%,剩下的80%是企业家个人的品质。内圣才能外王,厚德才能载物,格局大了、境界高了,企业家才能有足够的智慧与能量去把握机遇。
阳明先生说,圣人之道不假外求,成功之道同样如此。如果不重视自身的建设,一味在外找寻机遇,也许找着找着,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就这样白白度过,最后也只能懊恼地错过时代。
企业家的经营哲学引领着企业方方面面的发展,只有首先建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企业才能稳扎稳打,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