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位上市企业家,回首自己过往二十几年的创业历程,感触良多。他们说,企业经营不易,中小企业家更不易,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完全可以找对方向,少走弯路,将企业做得更好。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重新回到创业之初,他们到底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有哪些弯路,可以不必走?有哪些至关重要的事情,必须要做?

 

“学习,让企业垂直攀登”

 

有一家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企业,最初起步于工业地产,但在看到住宅市场、商业地产的发展后,迅速跨入了多个行业。2009年,企业开始转型,投入养老服务行业;2017年,企业创始人开始学习中华文化。此后5年时间内,企业按照每年1.5倍的规模翻番。

 

这位企业家充满感慨地谈到:“假如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回到创业初期,我相信我会专心致志地坚守在工业地产上,而不会再选择进入太多的行业。

 

在做企业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家们似乎都很难坚持聚焦自己的主营业务,容易被短期的名利所诱惑,看到赢利点就一奔而上。但是,丢掉老本行,就会吃大亏,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这位企业家还谈到:“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会更早地开始打造学习型组织,为企业注入文化的力量。因为,在将近5年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用‘垂直攀登’四个字来形容,从董事长到高管团队,再到一线员工,整个团队的格局境界快速提高,5年时间里,企业规模扩大了7.5倍。”

 

 

一般而言,董事长有着较高的格局境界,所以,总是靠着一个人的力量托起企业,但这样的企业难以走得长远。注入文化的力量,建设学习型组织,整个团队的格局境界都提升起来,如此,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大幅度提升。所以,这位企业家说,我深信,中华文化能够为企业增长带来强劲的原生动力。

 

《易经》有言:“一阴一阳之谓道。”文化软实力,就是战略硬实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建设文化软实力,企业就可以拥有更强韧的原生动力。

 

“行正道,必有报”

 

有一家从事智能物联网行业的企业,创立于1995年,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企业主要服务于建筑智能与建筑节能,为人们带来便捷、低碳的服务。

 

回顾26年的创业历程,这位企业家说:“假如时光倒流,回到企业规模很小的时候,我想对自己说:坚定地选择做难而正确的事,坚信‘行正道,必有报’。”原来,这位企业家在上市前,有两三次的战略转型,但都因为受到了其他机会的诱惑,半途而废。上市后有了资金,就开始投资并购,又过度地跑偏了。

 

 

他说,本质上,是一颗名利之心遮住了自己的双眼,因此走错了方向,这就是“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如今,他终于开始领悟到企业经营的大道。什么样的战略转型,才是走在大道上呢?

 

比如:归根战略。万物复归其根,回归企业经营的初心,就能明白,我们给客户带来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又如:不争战略。看待同行与市场,要以不争的眼光来看,找到客户需要而同行不愿做的事,那就是道之所在,也是企业的重大创新所在。

 

再如:橐龠战略。在建立激励员工的机制时,我们可以不再仅仅用KPI、OKR来激励员工。更深入的激励,是来自最终用户、来自老百姓的点赞,这才能真正点燃我们员工心中的无限能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走大道,行正道,必有报!

 

“早些明白,反者道之动”

 

有一家从事光伏行业的企业,在2013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远赴国外开辟市场。其后四年,成为了当地货柜吞吐量最大的公司。

 

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选择是什么?这位企业家认为是选择创业的方向和路径。

  

 

企业家说:“企业一定要走在大道上。在大道上遇到的每一次挫折,挺过来了,都是以后的财富;在大道上的每一寸光阴,都没有浪费和无用,包括至暗时刻,都是老天给自己心性修炼的一个机会。”

 

但是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又总有很多小道在干扰和诱惑,稍有不慎就会走偏。企业家该如何坚定自己的路呢?

 

这位企业家这样讲道:“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最想我在年轻时候就能明白《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反者道之动’,让自己明白,这个世界的规律是‘反’过来的。

 

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客户的尊重与信任,但往往难以获得,即便是身边最亲的亲人,我们都难以获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因为,想要获得是很难的,你只有先去付出,才能获得。只有对亲人、对同事、对客户、对事业、对社会率先付出了尊重与信任,你才会真正获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且收获将远远大于你的付出。

 

‘反者道之动’,将自己的道反过来,就是人生的大道。选好大道之后,你所要做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人生的大道,也是经营的大道。“反者道之动”,唯有真正依道而行,企业才可能行稳致远,最终收获真正的成功。

 

本文整理自“信心与希望:中小企业3.0战略创新论坛”上三位企业家的分享。扫描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可收看论坛完整视频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