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小企业家在听到“爱客户”“以客户为中心”这样的字眼时,心里都会多多少少有这样的疑惑:在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已经不算乐观的时候,如果不以卖产品、签订单为目标,如何才能确保企业是盈利的呢?

 

其实,真正的“爱客户”与“卖产品”是一体的。产品只有卖得越多,抵达更多的消费群体,企业对客户的爱才能更好地凸显出来。

 

没有产品的爱客户是空中楼阁,产品与服务是企业传递情感的载体。但如果只是“为卖而卖”,不考虑客户的利益与感受,那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到最后在商家眼中都会变成冷冰冰的销售数据,如此,企业便很难与客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更别说赢得口碑和获得信任。

 

企业在经营状况不那么良好的时候,也许没有另外的资金或者足够的实力,去开辟或者研发利益客户的新产品、新服务,但有件事是可以做到且会有效用的,那就是真诚地对待客户,从小处、细节入手,一点一滴改善。

 

平心而论,在与客户的众多接触点上,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总会有一些做不到位乃至存在亏欠的地方,而这些平日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之处,就是企业向客户展现诚意与新意的机会。

 

对经营企业而言,很多时候,找出过去那些做不到位的地方不是难事,难的是:我也知道我要爱客户,但就是爱不出来。这是因为,爱客户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地激发、学习或培养,不是说能有就能有的。

 

常言道,妈妈总是有办法,意思是对一位母亲来说,因为爱着自己的孩子,所以不管是孩子头疼脑热还是磕碰受伤,母亲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在一位女性成为母亲之前,可能自己也不知道要如何处理这些事情,但因为有了孩子,为了孩子,她可以变得“无所不能”。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开始行动,心中的爱就会生起。这其实就是最短的路径。想要拥有爱客户的能力,企业家需要先有所为。比如,一位生产制作老人鞋的企业家,若是想让产品呈现出对客户的爱,那对这位企业家而言,最直接的方式是亲自走访老人,甚至用手去感知他们那双留下岁月痕迹的脚掌。人都是有感情的,面对面的真实感受可以激发一个人心中的爱,从而产生创新的方案。

 

仁爱是创新之源。无论你的企业当下如何,心中的爱被激发了,创新的路径总会找到。这也是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这一要义的体现,知行合一的本质是知行本一,在知的层面对客户有了爱,在行的层面,你的产品与服务也就能够传递爱。

 

所以爱客户的关键,并不在于企业动用多少资源出台了多少利益客户的对策,而在企业家于此到底有几分真诚。企业家多一分真诚,即便当下资源有限,企业也能找到合适的创新路线,赢得客户认可,自然也就能卖出更多产品。

 

(本文整理自“从卖产品到爱客户”中小微创战略创新线上学习会,了解更多内容,可登录四部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