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出战略创新到推动战略落地,企业家需要具备两种本事:一是动力,二是能力。

 

 关于动力

 

当企业遇到创新瓶颈时,企业家可能会选择学习进修,也可能会找咨询公司,或者召开内部头脑风暴。而无论哪种方式,都有机会听到一两个引起自己兴趣,甚至很具突破性的观点,可大多时候,这些观点都不太容易形成一个整体的创新方案——

 

这是因为,单纯产生“我想干”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我要干”的行动动力。而这种动力,有两条路径可以获得:一是清晰的方向感,就是你有较大的把握认为这条路行得通。一般来说,只有创新点非常明确的时候,企业家才能感受到这种激励人心的动力。

 

还有一条路径,与向前看的方向感不同,这条路径来自回看过去,“反躬自省”,就是通过反思过往经营中的失误和错误,找到可以让企业做得更好的地方。

 

比如一位日化产品的董事长,创业多年,总感觉自己已经心力交瘁,难以推动企业创新升级,在回顾了自己的创业史后,他意识到缺乏动力的原因,在于自己早已远离了客户,每天就只坐在办公室里听下属汇报,想起创业之初推着小车向客户面对面推销产品的画面,心里的那份激情仿佛突然间就回来了,于是他像一位普通顾客那样走进了当地商超,倾听销售员的话术,与顾客聊聊对产品的意见……就这样,他重新找到了继续为客户服务的动力。

 

 关于能力

 

有了持续的激动和感动,内心生起了不会转瞬即逝的动力后,企业家就需要运用相应的能力推动创新方案落地。能力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执行力,二是领导力,二者相辅相成。

 

于落地战略创新而言,执行力其实是企业家突破自己惯性的能力。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企业家基本上就是企业里能力最强之人,这也就容易导致有80%以上的企业事项,都是由企业家本人来完成的。

 

企业家能力越来越强,而团队成员却很难得到成长,所以团队士气就会比较低落,这种情况下谈何执行力呢?最多也只能借助奖惩手段取得暂时的改善而已。执行力低,推动战略创新必会遇到瓶颈。

 

真正的执行力,是企业家通过自己的领导力建设出来的。领导力解决团队建设的问题,团队整体水平不高,领导只能用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来确保工作完成,即便团队具备一定执行力,整体水平却很难提升。

 

领导力不是命令团队,而是托起团队,将企业打造为成就团队成员的平台。上下结合,领导力、执行力互相作用,才能打造上下同频、同频于战略的企业团队。

 

让高管和员工同频于企业战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企业家提升领导力、执行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无论过程如何,这都是推动战略创新落地的重要一步。坚守方向并稳步前行,你的创新方案终会落地生花。

 

(本文整理自“从卖产品到爱客户”中小微创战略创新线上学习会,了解更多内容,可登录四部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