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成为一个短视的人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通常,我们的理解是,一个人如果没有深远的思虑,必然随时遭遇不可预测的忧患。
“近忧”随时可能发生。为了预防这种忧患,我们总想把大事小事想得长远一些,周全一些,以防忧患在眼前。
但,我们为什么常常做不到“远虑”?
很多事情,就算想得很周全,盘算的很仔细,结果却不尽人意,甚至烦恼、痛苦常伴左右?阳明先生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他说,如果不在良知上思考,只在那事情会怎样发展上去茫茫荡荡地想,那就不免有毁誉、得丧、人欲掺入其中。
比如,我们经营企业,起心动念里想的都是怎么拿下客户,赚大钱,住豪宅,上富豪榜,所欲所求皆是私欲,那所谓的远虑就是妄想。
有这样的“远虑”,我们随时随地都会产生很多不好的念头。
如果,念头被客户捕捉到了,我们就会失去客户的信任;如果,念头被员工捕捉到了,我们就会失去员工对这份事业的崇高感。
当所有人都在逐利,那么,企业注定走不远。
相反,如果我们念头中,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更好地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如何让员工物质精神双丰收,如何为社会创造价值,那么,我们终会赢得客户信赖、员工追随、社会认可。
成功,会自然而然到来。所以,阳明先生说,千思万虑,只是致良知。
我们所思所虑,都在良知上,都在天理大道上,那么我们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在帮助我们构建善的橐龠场。
当善缘越来越多,我们事业的空间就越来越广阔。同样,人生,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