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单位能管好一百多号人,还管不好自己亲闺女?”这句来自热播剧《虎妈猫爸》女主人公毕胜男的经典台词,让很多职场高管妈妈深有共鸣。

 

作为现实生活中的虎妈,张利丰和毕胜男有着非常相似的人生经历:

在工作上,张利丰是浙江纯雨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纯雨”)的早期员工和财务负责人,管理风格雷厉风行。

在生活中,张利丰的先生性格温和,女儿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备受宠爱。但女儿上学后,却成为了众人眼中的“问题孩子”。

焦虑的张利丰,对女儿的教育方式陷入了一种特别拧巴的状态:管又管不好,不管又做不到。

幸运的是,当张利丰学习了润泽园的「家庭幸福型企业」之幸福课堂后,她意识到: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当父母放下苛责的心,开始悦纳孩子,孩子也就恢复到原本阳光、善良、美好的样子。

 

(2023年夏天,张利丰一家三口在云南旅游)

以下是张利丰的讲述:

 

我女儿今年16岁,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住在乡下。

虽说我供职的公司纯雨和乡下的老家在同一个市里,但两边相距较远,开车在高速公路上需行驶40多分钟。经常早出晚归的我,一般周末才回家。

女儿10岁之前,在我公公的家族里,孙辈只有她一个人,其他几位叔叔都还没有孩子。可以说,女儿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我记得,女儿出生后,公公主动戒断了多年的抽烟习惯,一心只想围着她转。

公公对我几乎没有红过脸,唯一一次对我红脸,是因为我女儿。

那一次,我带女儿去公司住了几天。回家后,公公对我女儿打趣说:“你回来啦?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你要不就在妈妈公司长住算啦。”

当时,公公在吃饭,女儿在玩发卡。听到爷爷这么说,她生气地把一堆发卡朝爷爷的碗里扔了过去。

看到女儿如此不尊重爷爷,我也生气了,拿起筷子重重地打了她的手掌。她疼得哇哇地哭了起来,手掌上迅速出现了两道红肿的印记。

然后,我公公板着脸,一声不吭,饭没吃完就离席了。

后来,我主动跟公公说话,他也没跟我搭话,而是转头向我先生告状:“这么小的孩子,她懂什么啊?(你媳妇)怎么能打她呢?还下手这么重!”

原来,公公不仅没有生孩子的气,还心疼她呢。

女儿从小备受家人宠爱,养成了她骄横跋扈的性格。在学校,一旦别的小朋友没有让她如意,她就能把他们弄哭。

有一次,女儿和同学玩跳绳,一开始两人都很开心。玩着玩着,和她玩的小朋友累了,不想玩了。

但我女儿还没尽兴,非要同学继续跟她玩。同学不答应,女儿就把绳子朝同学甩过去,刚好甩在同学的脸上并迅速出现了长长的红印。

老师给我打电话时,我刚好在开会,没接到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回电得知此事,就赶紧去学校了。

但对方家长觉得我回复得太慢,误以为我不重视这个事情,而拒绝接受道歉,非要找老师和校领导讨说法。

我很理解这位家长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平时人家家长自己都舍不得动手的孩子,我们孩子却把她伤成那样,我心里是过意不去的。

于是第二天,我又跟先生一起带着女儿,拎着水果、糕点特意登门道歉,才达成了与对方家长的和解。

在女儿上小学的时候,这样的事情非常多。

我因为不太擅长交际,工作也比较忙,很少加女儿同学家长的微信。我仅加的七八个家长,都是因为女儿淘气惹了他们的小孩,我才跟他们加微信的。

对于女儿,我打得不少,骂得不少,道理也讲了不少,但她依然很调皮。有时,接到学校老师的一个电话,我都会胆战心惊,生怕孩子又闯什么祸了。

 

(张利丰的工作照)

女儿8岁时,我想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便把她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但我对她的成长焦虑却没有消失。

有一年,我带女儿参加了公司年会,现场有很多用于拍照的背景牌,上面写着各种励志或有趣的话,如“新年加油”、“砥砺前行”、“往前冲”等等。

领导让我女儿挑一个,她却挑了“新年发大财”。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心里嘀咕:女儿还这么小,就对钱这么看重了吗?我们在家里好像也没有过多地对她灌输金钱方面的观念啊。

后来,我忍不住问她:“今天这么多牌,你为什么挑‘新年发大财’呢?”

她很淡定地回答:“这一块最好看呀”。

那一刻,我意识到,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是我太焦虑了。这种焦虑甚至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造成了一种压力。

女儿上小学时,我对她的学业要求是:必须要考100分。

有一次,女儿考了95分,开心地告诉我:“妈妈,这次考试,我是班上的第一名。”

但我没有表扬她,而是严肃地说:“班级第一名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难道你是全校、全市、全省第一名?”

现在想想,我对那么小的孩子说出那样的话,真的有点过分。

为什么我对女儿会有这么严苛的要求?仔细想来,很多时候,我是拿孩子跟自己比。

在学生时代,我的成绩在各个阶段的学校里都是数一数二的。我高中就读于诸暨市最好的高中,高考分数过了当年浙江大学的录取线。

此外,在写作、体操等方面的竞赛上,我拿过省市级奖项,在学校也一直是班干部。

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氛围中长大。加上父亲是军人出身,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他都对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尽管在别人看来,我的女儿已经很优秀了,但我却总是对她不满意。

2023年,当纯雨成为第一批参与润泽园「家庭幸福型企业」之幸福课堂的全员共学企业后,我心里很高兴。

这个课堂有一句宣传语是:“让不幸的家庭走出不幸,让幸福的家庭锦上添花”。

整体来说,我还算是一个拥有幸福家庭的人,我希望我的家庭能够锦上添花。

因此,我主动报名成为了纯雨的幸福张罗人。

 

2023年,张利丰带着女儿(紫衣女孩)参加纯雨幸福课堂开班典礼)

 

  

没想到,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和女儿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首先,是我学会了悦纳她。其实孩子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只不过在家长吹毛求疵的时候,被遮住了或者说没有发挥出来。

比如,我早上叫她起床时,第一遍叫,她没起。当我叫她第二遍的时候,她会用调皮的语气说:“妈妈,我马上好了,在开机中”。

她的风格一直都是这样。只是在学习幸福课堂之前,我没有做到悦纳,会不耐烦地催她:“你怎么还不起来啊?上学都要迟到了”。

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她后面那句调皮的话可能已经表达不出来了。

而我学会悦纳后,心变得柔软了。我不再是“炮仗妈妈”,而是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能理性思考、讲究方法的妈妈了。

如同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孩子也在往我原来期望的方向变化。

有一天晚上,孩子的一个暖心举动,便让我破了防。

那是2023年中考前夕的一个晚上,我在家收拾东西,不小心把椅子弄倒了。

女儿从房间跑出来,小心地把椅子扶起来,在询问我没事之后,小声对我说:“妈妈,我们要声音轻点,楼下小胖哥这几天要考试,我们不能打扰他”。

我突然觉得我的孩子长大了,她学会关心别人了。

此后,我和女儿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

周末,女儿会帮我做饭、洗碗。我们一起看书,一起探讨学习上的问题,一起做家务,我们就像一对闺蜜一样和睦相处着。

我只要有时间,在孩子晚自习放学后,我都会去接她。有时候,她还会和我说:“妈妈,同学说您对我好温柔”。

说这话时,孩子眼里充满了自豪,而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喜悦。

有意思的是,虽说生活和工作是两个不同的场景,但很多逻辑是相通的。

之前,我的工作比较忙,往往会忽略同事的心理和情绪。当下属做错某件事情时,虽然我不会像对女儿这么苛责,但第一反应肯定是责备。

现在,我会先去解决问题,再去思考、沟通:他为什么会这么做?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

当我学会悦纳后,我对同事有了更多的同理心。

不仅我如此,其他学习了幸福课堂的同事也是如此。这使得我们公司的整体凝聚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同事间的相处真诚了很多。

可见,「家庭幸福型企业」不止是让员工的家庭锦上添花,更是让企业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