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IY泡面到机器人迎宾:清华教授解密店铺吸引力的底层逻辑
你是否曾走进过这样独具匠心的店铺?
在这里,顾客心甘情愿排队半小时,只为品尝一碗DIY的泡面;店门口精心设置的小小计时器,竟能让顾客驻足流连;甚至,一家书店的迎宾者,是一位机器人……
当众多店主为“店铺门前人流如织,却为何无人光顾”而苦恼时,这些店铺却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它们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客户吸引力”秘诀?
「小微大道」课程组近期深入探访了三家这样的“神奇”店铺,并带着这些疑问,与清华大学营销学博导郑毓煌教授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以下内容,选自「小微大道」课程中的精彩问答环节,带你一探这些店铺背后的成功之道。
郑毓煌教授:清华大学营销学博导
Q 问题1:
在一家泡面店里,顾客需要从选食材到接水煮泡面,全程亲自动手。这种DIY模式看似增加了“麻烦”,却丝毫没有影响顾客的热情,甚至不少人主动拍照发朋友圈。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A 郑教授:
很多人误以为营销只是打广告、做宣传,或者通过视频引流,其实不然。在我撰写的《科学营销》一书中,我将营销的本质定义为八个字:吸引顾客、保留顾客。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吸引顾客,并长期留住他们。
在每一条商业街上,店铺林立,客流量看似不小,但为什么顾客会走进某些店,而忽略其他店呢?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在吸引顾客方面下了足够的功夫。我们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究竟喜欢什么,什么能够真正吸引他们。
从产品或服务的角度来说,吸引顾客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营销中最重要的两个词就是“价值”。以这家泡面馆为例,它成功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价值:它既比餐厅多了DIY的乐趣,又比家里做的泡面更美味、更专业。这种创新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形成了一个蓝海市场。
店主显然经过了深入思考,发现了这样一个需求点:在家煮泡面虽然便宜,但缺乏专业性;而在餐厅吃饭,人均消费往往在50元以上。这家泡面店则巧妙地找到了一个中间地带,价格适中,既能满足顾客的味蕾,又能提供DIY的乐趣。
尽管商业需要不断创新,但本质上,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让我回想起30多年前的一段经历。那时我17岁,来自福建的一个小县城,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厦门大学参加夏令营。住在大学宿舍的日子里,晚上饿了想吃东西,但宿舍规定不允许自己煮面,怕引发火灾。不过,宿舍管理员可以代煮方便面,虽然价格比自己煮贵了几块钱,但可以加鸡蛋和蔬菜。那种体验同样令人难忘,因为它比自己做更专业、更美味。可以说,这种服务在当时也是一种市场空白,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回到这家泡面店,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填补了市场空白,更在于为现代年轻人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在餐厅吃饭,你只是花钱享受服务;而在泡面店,你可以亲手为伴侣制作一碗面,即使厨艺不佳,也能通过这种互动表达情感。尤其是在一线城市,许多年轻人收入有限,与合租者共用厨房,缺乏做饭的条件。这家泡面店的DIY模式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需求,还满足了情感诉求。
实际上,无论企业规模如何,都要思考一个问题:你为顾客创造了什么独特的价值?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在吸引顾客的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Q 问题2:
在一家店门口,很多顾客被有趣的互动游戏“对秒挑战”吸引。游戏的规则非常简单:参与者需要凭感觉默数15秒,然后在认为时间到的那一刻按下按钮。如果与实际的15秒完全吻合,店家就会给予免单或其他奖励。这看似简单的游戏,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吸引力?如何将这种互动体验融入自己的经营模式中?
A 郑教授:
这个问题的本质,依然离不开“价值”这两个字。虽然“价值”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它实际上包含了多层次的含义。通常,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是它的“功能价值”,比如我们购买一顿饭、一部手机,本质上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性需求。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情感价值”,也就是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比如互动、娱乐或表达爱意。
“对秒挑战”,正是利用了人们对游戏的天然喜好和贪小便宜的心理。所有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游戏心理,喜欢参与互动和挑战。而“对秒挑战”这样的游戏,不仅提供了娱乐性,还包含了一种“赌”的成分——人们希望自己能够成功,从而获得免单或奖励。这种心理并不是赌博,而是合法且有趣的小游戏,因此能够吸引大量顾客参与。
类似的游戏机制在商业中并不少见。比如,有些商家会设置大转盘抽奖,或者让顾客伸手摸奖,甚至举办一些需要实力的挑战,比如“一分钟吃完免单”或“最快吃完有奖金”。这些活动本质上都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吸引顾客,利用了人们喜欢挑战、喜欢占便宜的心理。虽然赌博不合法,但这样的小游戏却完全合法且有效。
对于商家来说,这种游戏化的营销策略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它能够为顾客提供一个驻足的理由,而一旦顾客在你的店门口停留,他们就有可能走进来消费。因此,商家需要开动脑筋,设计出一些独特的小活动或小产品,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商家通过直接提供低价产品来吸引顾客。比如,美国著名的超市Costco,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以不到5美元的价格出售烤鸡。虽然每卖一只烤鸡都在赔钱,但它的目的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吸引顾客进店。一旦顾客来了,他们不可能只买一只烤鸡,还会顺便购买其他商品,从而为超市带来更多利润。
无论是通过游戏、低价产品,还是其他创意活动,商家都需要找到一种能够为顾客创造独特价值的方式,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图片来源:「小微大道」课程
Q 问题3:
一家书店,巧妙划分了餐饮区、儿童区、会议室、酒吧区和阅读区等多功能空间。顾客可以安静待上一整天,也不会被催促消费。此外,书店一进门就能看到宇树科技的机器人。这样的书店为何能受人青睐?
A 郑教授:
这样的书店,它完美满足了人们对“第三空间”的需求。关于“第三空间”,其实有很多讨论,比如星巴克就是以此为卖点,提供介于家庭和办公室之间的场所。但星巴克的功能相对单一,只能喝咖啡,座椅也不够舒适,更没有书籍等元素。而这家书店则完全不同,它将多种功能整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第三空间。
这家书店不仅有餐饮区,甚至还设有酒吧区,这真是让人意想不到。谁能想到,书店这种原本严肃的场所,竟然能跟酒吧这种放松的场所结合得如此巧妙?其实,人们往往希望空间是多元化的。
比如,图书馆作为政府免费提供的第三空间,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去呢?因为它太严肃了。
在图书馆里,所有人都在读书,如果你看手机,都会感到一种负罪感,更别提喝点小酒或遛娃了。
而这家书店则打破了这种严肃的氛围,将商业与公益完美结合。
即便你一分钱不花,也可以在这里待上一整天,这已经突破了传统商业的界限。
作为消费者,我们心里自然会感到有点不好意思,甚至有些“负罪感”。
但凡口袋里有点钱的人,都会点一杯咖啡,甚至中午在这里吃顿饭,以此回报商家。
这种心理机制非常巧妙,商家通过提供免费服务,让顾客产生“占便宜”的感觉,同时又能通过餐饮、酒吧等其他方式盈利。
此外,书店还融入了科技元素,比如宇树科技的机器人。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个品牌,但真正见过机器人的却不多,而这家书店却将这种新奇体验带到了顾客身边。
再加上书店提供的舒适环境和多元功能,它已经成为周边居民离不开的好地方。
总的来说,这家书店通过创新设计和多元化服务,成功打造了一个让人放松、愉悦的第三空间。
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功能需求,更触动了他们的情感和心理。这种商业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结 语
无论是对秒挑战、泡面DIY,还是有机器人的书店,它们的成功都建立在吸引顾客的层面上。
创新固然重要,但创新并非万能。无论模式如何变化,“好材料和笨功夫”是生意的根基。吸引顾客固然关键,但坚守产品本质与服务的持久价值,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商业世界,从来都是一场真心换真心的修行。企业的一把手,不仅需要掌握管理的方法,更要具备经营的心法。
方法可以让你走得快,而心法才能让你走得远。真正的商业智慧,不仅在于技巧的运用,更在于内心的修炼与格局的提升。
如果你正在寻找这样的智慧,不妨登录润泽园APP,加入「小微大道」课程。每周一到周五,每天半小时,我们将与你一起深入探索经营的秘诀与实战技巧。
在这里,你不仅能学到具体的经营方法,更能领悟到经营的心法。因为真正的改变,是从内心开始的。
无论你是企业的掌门人,还是部门的领头羊,这里都有为你量身定制的宝藏。我们有信心,陪你一起把企业做好,共同为“稳就业、促消费”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