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自我成长与突破,而“超个人领导力”正是那把开启内在潜能、引领个人与组织迈向更高境界的钥匙。

“超个人领导力”,源自超个人心理学,这一领域致力于探索人类意识的更高层次,将个人成长、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近期,在润泽园教育的一场公开课上,索菲亚大学超个人心理学双语博士项目主席、核心教授,国际超个人心理学协会副秘书、理事朱彩方分享了他对“超个人领导力”的思考。


以下为朱彩方教授的演讲(有删节):



超个人领导力的变迁

说起领导,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权力”,“压力”,“权威”,还有“责任”,“榜样”等等。

但其实,领导这个概念并不局限于特定的职位或角色,它是一种能力,领导力就是领导的能力和艺术,一种能够影响和引导他人朝着共同目标前进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领导。

传统型领导最早时叫“魔法”,想象一下:古代的酋长有一种魔力或者神通,他一声令下,部落成员都得听从。

在现代社会,这种模式演变为“个人中心集权制”的领导模式——领导者拥有绝对的决策权,下属只需要执行命令。如果强势再加上专制,就是“集权专制型”。

传统领导力,往往强调权威、服从和振臂一呼的效应,一个命令或者一个通知下去,大家就得去服从、去执行。

这种传统领导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组织环境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相比之下,现代领导力,逐渐从传统的权力控制转向了超越个人、转化和整合的能力。它更加关注服务大众,关注如何将高尚的理念融入到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中。



超个人领导力的特质

“超个人”,就是要超越自己的个人的利益、喜好,去为大多数人服务,把高尚的理念融合、整合到日常生活和日常管理当中去。

超个人领导者不再仅仅追求个人的权力和地位,而是致力于创造价值,推动团队和组织的共同成长。

超个人领导力有几种类型:Conscious Leadership(有意识领导力)、Mindful Leadership(正念领导力)和Servant Leadership(仆人型领导力)。

1.有意识领导力

有意识领导力强调自知之明和觉知。

一个有意识的领导者,首先要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动机,这样才能在领导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的决策。

有意识的领导者还要有觉知,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和团队成员的需求。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确保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正念领导力 

正念领导力要求领导者言行举止,做任何事情都有觉知。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很容易陷入忙碌和焦虑之中,做出一些冲动和随性的决策。

正念领导力强调在每一个当下都保持专注和觉知,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决策和行为带来的影响。

例如,在说话之前先思考,确保自己的话语能够激励和鼓舞团队成员;在行动之前先规划,确保自己的行动能够为团队带来积极的结果。

3.仆人型领导力

仆人型领导力是超个人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这种领导者完全地服务大众,将个人私利放在次要位置。他们关心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感受,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仆人型领导力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他们认为只有真正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带领团队取得成功。



领导者的人格类型与领导力发展

领导力,是随着领导者人格的发展而发展的。

不同类型领导力的特质,是要去发现的——我能不能当领导?当什么样的领导?

比如,是适合当军队的指挥官,还是适合当大学校长?又或是适合做慈善机构的董事长?

因此,不能简单地说领导有什么样的特质,还得看什么领导需要什么样的人格来匹配。

这里给大家介绍大五人格理论(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MBTI(Myers - Briggs Type Indicator)和九型人格。

1.大五人格理论

大五人格理论是最有名的人格理论之一。它认为人格包含五个维度,分别是开放性(Openness),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外倾性(Extro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每个个体的人格都会在某一个维度表现突出,其他的表现一般或薄弱。

例如,如果你人格的主导维度是开放性,那么你人格的特质通常具有创造力和好奇心,适合从事创新性的工作,有领导者的风范;外倾性强的人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尽责性强的人做事认真负责,能够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MBTI人格理论

MBTI是基于荣格心理学类型理论发展出来的一套性格测评体系,由凯瑟琳·布里格斯母女共同研发完成。

MBTI理论把人格分为四个维度,前两个维度是态度类型,后两个维度是功能类型:

1)能量获取方式(E/I)

外向型(Extroversion):能量向外,通过社交、行动、与外界互动获取能量。典型表现:乐于与人交往、行动导向、善于表达。

内向型(Introversion):能量向内,通过独处、思考、内在反思获取能量。典型表现:独立自主、注重深度思考、偏好安静环境。

2)信息获取方式(S/N)

感觉型(Sensing):依赖五官感知获取信息,注重细节和事实。典型表现:关注现实、注重实用性、记忆力强。

直觉型(Intuition):依赖潜意识捕捉抽象信息,擅长模式识别。典型表现:想象力丰富、关注可能性、善于预见趋势。

3)决策方式(T/F)

思考型(Thinking):用逻辑分析做决策,客观理性。典型表现:注重公平、追求效率、条理清晰。

情感型(Feeling):用价值观做决策,注重人际关系。典型表现:同理心强、关注和谐、善于共情。

4)生活方式(J/P)

判断型(Judging):喜欢计划和控制,追求闭环。典型表现:目标导向、注重承诺、喜欢做计划。

知觉型(Perceiving):喜欢灵活和适应,追求可能性。典型表现:适应性强、喜欢探索、享受即兴。

这四个维度两两组合,形成16种复合人格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偏好。例如:

· 

ISFP(内向+感觉+情感+知觉)的人通常对艺术敏感、注重细节美感。他们适合做创意型领导,或者设计、艺术等需要审美判断的岗位。缺点是可能过度追求即时灵感,因而需要提升目标导向性。

· 

· 

INTJ(内向+直觉+思考+判断)的人通常战略思维强,有独立创新、追求完美体系的特点。他们适合做变革型领导,或者做科研、战略规划等需要突破性思维的工作。但是需要注意加强团队沟通,避免过度沉浸于抽象思考。

· 

· 

ESFP(外向+感觉+情感+知觉)类型的人热情开朗、善于社交,更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 

现在很多大公司会用MBTI做人才测评,比如招程序员可能偏好ISTJ(严谨务实),招市场总监可能倾向ESFP(热情善交)。

当然这不是绝对标准,但能显著提高人岗匹配度。

不同性格的人领导力风格不同:

· 

传统高效型领导:ESTJ/ENTJ(注重结果与控制)

· 

· 

人性化领导:ESFJ/INFJ(关注团队关系与激励)

· 

· 

创新变革型领导:INTJ/ENTP(擅长战略突破与体系重构)

· 

超个人领导力主张“转化性领导”,MBTI中对应INTJ、INFJ等类型。

这类领导者既能深入内在觉察(I/N),又能通过思考或情感(T/F)实现理念转化,最终通过判断型(J)特质推动实践。

要注意的是MBTI不是算命,但有70-80%的参考价值。关键是通过测试更好地认识自己,而不是被标签限制。


3.九型人格理论

九型人格理论是社会上用的最多的一种,它将人格分为九种类型:和平型、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自我型、理智型、疑惑型、活跃型、领袖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动机和恐惧。例如,1号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和秩序,他们注重细节,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很高的要求;3号成就者渴望成功和认可,他们具有很强的目标导向和行动力。

作为领导者,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并根据人格特质发展相应的领导力。

如果你是一个外向型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善于沟通和交流的优势,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型的人,可以利用自己善于思考和分析的特点,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心理学认为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遗传因素加上后天环境、教育互相激荡,才能酿造出人格,且人格会持续发展。


总结来说,超个人领导力是一种超越传统领导力的新型领导模式,具备全人视角,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和家庭幸福。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导风格和方法,然后不断学习和进步。只要愿意成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