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术勤奋到战略突破|慢即快的商业智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一位企业家说:“自从做企业,不敢停下来,停下来就发慌。”
有位企业经营者,分享自己创业开始的经历说,大小事情亲力亲为,但凡放松一点儿,就一定会出纰漏。把自己忙成了救火队长,但结果却常常并不如人意。
这样的“快老板”并不少见。他们跑得飞快,却困在原地;做得很多,却收效甚微。看似风风火火,实则方向迷失。
其实,很多时候,比起着急解决问题,不如让自己慢下来。
慢下来,才能快。
“慢”:不是不追求速度,而是专注和深耕。
做餐饮的魏勇总,起初也是追求大步快走的人。2017年时,他的四家店年入三千万,在当地已是小有成就。他却总嫌不够快,菜品要更新得快,店面要扩张得快,员工要培训得快。
结果,新菜谱换来换去,客人记不住味道;店面开开关关;培训课程上了一茬又一茬,都是浅尝辄止。身为董事长,他每天在各家分店前台、大堂、后厨跑得气喘吁吁,营业额却不见增长。
后来魏勇总潜心“慢功夫”——不是放慢手脚,而是放慢心思,深度思考。通过中华经典的学习,他深入地探求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客户为什么来我这里吃饭?客户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专长是什么?餐饮的本质是什么?
他不再频繁换菜单,而是精心打磨几道招牌菜;不再盲目开店,而是用心经营每一家店铺;不再填鸭式培训员工,而是耐心培养他们的匠心。三年过去,他的21家店年入1.5亿元,员工从200人增至700人。
旁人问他快速增长的秘诀,他就一个字:“慢。”
慢,不是懒惰,不是懈怠,是对规律的尊重,是在恰当处着力。一味求快,拔苗助长;按节令耕作,看似慢,实则收成最好。
然而,现实中我们常把“快”与“效率”混为一谈。快是动作的频率,效率是产出的质量。
魏总后来做事慢,效益却大增。可见,真正的快,往往藏在表面的慢里。(魏勇总案例,请点击最后文章了解更多——能“拿捏”用户的,往往藏在不起眼的细节里)
慢功夫的精髓,在于专注。专注才能深入,深入才能持久,持久才能壮大。
慢:不是放弃利益,而是追求共赢机会。
在蒙古国经营卡车生意的蔺彩燕总,曾困在年营收5000万瓶颈长达五年。任凭她如何拼命拓展客户、压低价格,业绩始终不见起色。
“也许问题不在于行动不够快,而在于方向不够准。”课堂上的思考让她放慢脚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
疫情时,多数企业选择裁员自保。她却做了一个看似“慢半拍”的决定:继续给员工发工资,每天组织读书学习。这项决定虽然增加了公司每月的支出,但赢得了员工的信任与忠诚。当市场回暖,这支稳定的团队迅速抢占了先机。
在蒙古国市场,她与竞争对手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过去视同行如仇敌的她,开始主动分享销售渠道,甚至帮助对手解决采购难题。
“与其在同一个池子里抢水喝,不如一起把池子挖大。”这种合作共赢的“慢策略”,让她的市场份额从10%跃升至50%。
对客户的服务也在“减速”中升级。蔺总不再急于成交每一单生意,而是想办法帮助客户解决车辆运营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卖的不只是卡车,更是客户的盈利能力。”
这种深度服务需要更多时间投入,却换来了更高的客户忠诚度。
两年时间里,这些看似慢的经营策略,让公司业绩从5000万升至3亿。(蔺彩燕总案例,请点击最后文章了解更多——从5000万到3亿,她做对了什么?)
商业竞争不是短跑冲刺,而是马拉松。真正的快,源于找准方向后的从容前行。
慢:根基在于认知突破,厚积薄发。
安徽的企业家张正年总做木材生意,六年时间从1.5亿做到4.3亿。她坦言:“以前总想快点接单,现在学会慢点思考。”这思考不是拖延,而是沉淀。就像酿酒,急不得,必须等粮食慢慢发酵,才能出好酒。(张正年总案例,请点击最后文章了解更多——“对上游忠诚,对下游真诚”|一个代理商的自白)
我们崇拜速度,有时却忘了时间的力量。我们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却忽视了水滴石穿的积累。那些真正做大事的人,都懂得“慢即快”的道理。他们不慌不忙,却能后来居上;他们从容不迫,却能弯道超车。
慢,是一种自信。相信自己的方向正确,就不怕走得慢;相信自己的方法有效,就不急于求成。那些焦虑的企业家,多半是对自己的战略没把握,才用战术上的忙碌来掩饰不安。
慢,也是一种智慧。有些事急不来,必须等待时机;有些功夫省不得,必须下到实处。
慢即快。这话听起来矛盾,却是无数人验证过的真理。在这急功近利的时代,能慢下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快者。
互 动
润泽园一条重要的教育理念源自《论语》:“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企业家每一份成长都不是一年半载完成的,是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磨炼。
企业的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能解决的。慢病不能快治,重病不能轻治。
解决问题需要时间。润泽园愿意陪伴大家慢慢走,因为我们有阳明心学,有“心-道-德-事”的方法论,在战略上积蓄,在心上突破认知。
雷军说:“只有认知的突破,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
张一鸣说:“认知能力,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上限。”
借助中华经典,回到本心,解决根本问题。慢就是快。
在「4.0战略」课堂,我们一起回顾初心,展望未来,聚焦人才战略的核心驱动力,洞察时代变革中的组织升级路径,为企业下一个成长周期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
7月28-31日体验周,下载「四维战略」App,即可免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