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润泽日讲 · 中庸」的最后一讲。我坐在北京花家地南路的一家咖啡馆,把课稿删了又写、写了又删。

我想,我要以怎样的心情迎接这最后一次分享呢?在最后这八分钟里,每一个屏幕对面的你应该收获到什么呢?

 

 

我忽然想起,在2018年的冬天,也是在这样一家咖啡馆,只不过当时我还在英国伦敦。那一天,一位朋友从国内不远万里为我带来一本书,那本书的扉页上印着一首诗:

四十余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

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

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这便是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之后写的《睡起偶成》。

诗还没读完,我已经泪眼模糊。

我反复默读着那一句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难道这说的是我吗?是我在昏睡吗?阳明先生到底想告诉我什么呢?

我想,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的心,便踏上了“醒来”的路。

那之后几乎每一个周末,我都会和几位留学生,相约在咖啡馆或者大学的空教室,一起诵读《传习录》。

有一天傍晚,回家路上,我心里涌出这样一句话——

来到了另一片天空,却走上了回归的路。

我的从未离祖国这么远,但我的却从未离祖国这么近。

学习经典,让我的心和祖国连上了根。

那个时候,我模模糊糊感受到了一点点“心”的奥妙——

原来无论在何处,我的都可以穿越千山万水,走上回家的路。

 

今天,与其说我们是在“学《中庸》”,不如说,我们是在“学这颗心”。

《中庸》开篇第一章就讲:天命之谓性。何为天命,何为天性呢?

阳明先生揭示:心之本体即是性。天性就是本心,是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的无尽宝藏,我们每个人的起点都是相同的。

中华文化“起点即巅峰”,关于这颗心的奥秘,早就记录在了上古时期尧舜禹三代圣明君王相传的「16字心法」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道心就是本心,阳明先生讲:“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这颗本心,原本就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所以它特别的精微、隐蔽,不容易被察觉到。

“无声无臭”,正是出自于《中庸》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上天生长和化育万物,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至高境界啊。

所以,《中庸》以“心”开头,以“心”结尾,从头至尾,字字句句,都是在为我们揭示这颗心。

“中庸”的“中”,就是16字心法中“允执厥中”的“中”。

古时候,文字不像现在这样丰富,古圣先贤们也只能以他们的方式,尽力描绘着这颗心的模样。

所以,他们所指的“中”,其实就是本心的“心”

这不恰恰说明了,“中庸”,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不要太左也不要太右,要找一个中间点吗?

比如,和同事关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工作不能太拼,也不能太闲;要心怀梦想,但也不能太要尖儿,差不多就行了。

这哪能是中庸呢?什么都做的刚刚好,这顶多是中等,是平庸。

中庸,是孔子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既要左、又要右,是达至良知之后的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是生命的大开大合,广阔无边。

 

过去的这两三个月,有幸和大家一起学《中庸》,首先是把我自己给学明白了。


从小,我就是学霸,干什么都要找标准答案,想把事情做对,怕犯错。上学的时候经常被老师表扬,本来是好事,但却让我以为,只有被表扬才是好的,所以走出了校园,也一直期待着别人的认可,期待着别人为自己按下确认键。

明明是想把工作做好,把生活过好,可后来却发现,让自己活得好辛苦,活的好憋屈。

问题到底出在哪?

这些年学习《中庸》,我才明白,辛苦,实际是“心苦”啊!

这颗心,它原本是活泼泼的,原本是充满力量的,结果忙忙叨叨全都忙在了事情上,却没有真正启用这颗心。那么在意别人的目光,想要获得别人的一句肯定,但却不知道,无愧于此心,才最宝贵,因为是非即成败。

《孟子》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中庸》讲,溥博如天,渊泉如渊。

学中华文化,不就是要学出一份天地般的浩然之气吗?不就是为了和心中理想的自己,有一天高处相见吗?

回看上下五千年,那些深深刻在我们记忆中的古圣先贤、仁人志士,他们活出了顶天立地的模样。

我们之所以歌颂,是因为渴望;我们之所以铭记,是因为向往。

中华经典中,之所以常常谈到天地,就是因为,圣贤们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这沉甸甸的八个字——身如微尘,心如天地!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活出顶天立地!

 

身如微尘,心如天地——我们的身体,只是浩渺宇宙之中、无数微尘中的又一粒微尘。他可能生于富贵,也可能生于贫贱,他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有一天,他也会老去,但是,我们这颗心,它无比珍贵,无比广博,无比深邃。就像今天,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超越不了人类的心灵。AI早晚有一天会超越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但AI无论如何体会不到“妈妈总是有办法”。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在时代的浪潮之中如此自信,就是因为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活出浩然之气,可以让自己的生命顶天立地!

多年之后,您不会记得「润泽日讲」中的每一句话,但您一定会记得这八个字:

身如微尘,心如天地。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衷心祝福你,自信昂扬地走好人生每一段路,守住本心,唤醒本心,终有一天活成你渴望的模样。

在共学群,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日学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