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万象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甚至一片混沌,实际上是井然有序甚至一片清净。无论人生万象如何变化,始终遵循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这一规律运行着。”——《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

 

最近,星巴克的一则商业新闻,为这条规律写下了新的注脚。

它将中国业务60%的股权出售,目标是将中国门店从8000家扩展至20000家。

资本市场为体量震动,消费者为温度担心。

但这场交易的深层背景,其实是一条关于“选择”与“结果”的线索——星巴克公司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生命中那些关键的决定,如何在几十年的商业实践中相互呼应,最终定义了一家企业的模样。

星巴克呈现的看似是咖啡的故事,本质是:一个人心里埋下怎样的种子,就会在世界中收获怎样的果实。

一颗被寒冷催生的温暖种子

星巴克的故事,始于创始人霍华德童年的一次“冰冷”记忆。

七岁那年,他亲眼看到父亲在工作中摔断了腿。没有赔偿,没有保险,整个家庭瞬间坠入深渊。母亲不得不打两份工维持生计,而身为顶梁柱的父亲越来越沉默寡言,少有笑容。家里的温度可以用“寒冷”来形容。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让他立下誓言:

“如果有一天我能拥有公司,我要让所有为它付出的人,都被善待。”

这颗关于“尊严”的种子埋于心,深深地影响了他。

多年后,他回忆道,“我父亲不是懒惰的人,他只是被世界遗忘了。”像父亲一样,勤恳一生的人,不该被这个世界辜负。这就是霍华德心中温暖的种子。

他拼命读书,凭体育奖学金离开贫穷街区。他害怕失败,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不想再次重蹈父亲的命运。

1981年,29岁的霍华德第一次走进西雅图的一家小咖啡店——星巴克。

木门、手磨咖啡、专注的动作,这些瞬间击中了他——那是他童年渴望却从未拥有过的“温度”与“尊严”。

他写信给创办人:“我想加入你们,不只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参与一种文化。”

童年的经历,奠定了他最初的价值选择:创造一个充满尊严的“第三空间”。这封信,便是他将这一选择付诸行动的第一个宣言。

 

信念带他走出去,也带他回到初心

1983年的一次意大利出差,彻底改变了霍华德的人生。

意大利街角的咖啡馆,从早到晚不断发生着“人与人之间的小型相遇”:有人倾诉疲惫,有人表达关爱,也有人只来寻一刻安宁。

那是霍华德第一次看见“第三空间”的魅力,“人除了家庭和工作,还需要一个心灵能呼吸的地方。”

“我们为什么不能既供应咖啡,又做咖啡馆呢?”他满怀激情地回到星巴克,提出转型建议,却遭到拒绝:“我们卖咖啡豆,不卖咖啡饮品。”

随后,他毅然离开了公司,创办“天天咖啡”。

为了筹资,他遭受了200多次拒绝,但内心的信念支撑着他:“我要做的是让人心安定下来的空间,让人感到被理解的场所。”

两年后,他听说星巴克将被出售,既意外又震惊。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星巴克落到只看利润的人手里,那份温度一定会消失。”

他决定筹钱买下它。驱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不是为了做一家更大公司的商业野心,而是恐惧,他担心这样一个有温度的地方会消失。

当他开始掌舵星巴克后,他在美国市场做了几件事,让童年的誓言化为现实:

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包括兼职员工;

 

推行股权激励,让员工成为“伙伴”;

 

在门店强调体验胜于咖啡本身。

一位清洁工含泪感谢他,说:“谢谢你,我女儿第一次有了医保。”因为这份保障,清洁工的女儿得到了救治。

霍华德红了眼眶:“那是我父亲一生未曾得到的保障。”

从意大利的灵感,到经历200多次拒绝仍不放弃,再到倾尽所有回购星巴克,这一连串行动背后,是那颗“尊严的种子”在推着他向前。

而它结出的“反作用”之果,是员工的忠诚与星巴克独特的品牌气质。


 

迷失与回归:规律的回响

随着星巴克极速扩张,问题也随之暴露:员工的笑容减少,服务机械化,人情味被稀释。

这些不是偶然,而是早年被忽略的选择、偏差和取舍,最终累积为组织的“规律的回响”。

规模越大,距离最初的温度就越远。

2008年金融危机成为爆发的导火索。销售下滑、股价暴跌。霍华德一夜又一夜地失眠。在反思中,他意识到:公司迷失了方向,失掉了初心。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震惊商界的决定:让全球7000多家门店停业三小时,重新学习煮一杯有温度的咖啡。这不是培训,而是一次集体回到初心的行动。

与此同时,他还做了以下几件事:

暂停股票回购,把更多利益投向员工;

 

走访咖啡农场,支持公平贸易;

 

倾听门店伙伴的声音;

 

再次把“人”放在企业中央。

对企业而言,危机是最严厉的提醒。幸运的是,霍华德没有在表面流程上修修补补,而是选择了最艰难的方式——回到“选择”的源头,重新校准公司的初心。

停业三小时,损失的是一时的营收,赢回的却是企业的根本。这正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规律的体现心上的行为作用是根本,当你忽略它,终会付出代价。

 

所有伟大,皆有来路。

回望星巴克的发展历程,其内核并非一杯咖啡,而是人心。面对挑战时,这颗心坚守什么,就会做出怎样的判断,最终,都会显现出来。

对霍华德来说,童年的寒冷,塑造了他对“尊严”的坚持;极速的扩张,显露出对“温度”的忽视;深刻的回归,印证了“初心”的终极力量。

种下什么因,世界就以怎样的方式回应。

有些种子,是童年埋下的;有些种子,是危机时才重新种下的。

但它们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开花,在员工的笑容里,在顾客的一杯咖啡里,在一家企业重新找回光亮的路径里。

咖啡的温度只能存留片刻,但由信念生发的温度,足以穿越周期,成为传奇。


资料参考:

《将心注入》 霍华德·舒尔茨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一路向前》 霍华德·舒尔茨 著,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