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沿海的厂房,灰白的墙上有行字——“做好了再说。”它既像规矩,也像一种倔强。那是这家制造企业的信条——也是其创始人的做人准则。

20多年来,这五个字陪着他和团队,从简陋厂房一路走到上市之路。

“那是我创办企业那天挂上去的。做实业的,不认嘴上功夫,只认产品。”他信结果、讲速度,那股“必须成”的劲头,也塑造了他早年的“铁血”风格。

直到多年后,他才发现:“硬”的领导力,会让人陷入盲区。


踩坑:亏损数亿之后的当头棒喝

2020年前后,公司站在高峰。企业上市、业绩亮眼、团队精干,那时的他信心十足。他拍板投资数十亿元建新工厂,决心趁机扩大规模,“要抓住市场窗口。”

团队提醒:“要不要再稳一稳?”他坚定地摆手:“我看准的事,不会错。”

然而,项目上马后,因建设过快、后续管理未能跟上,加之市场环境变化,导致了巨额亏损

那时,他第一次感到:曾经自己笃信的方法,好像都失灵了。他常一个人留在公司,盯着那面墙上的五个字。

“我以前习惯快,快就容易控制,控制就容易冲动。冲动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怎么办?”带着困惑,他走进了润泽园。

阳明先生说:“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他感慨:“这句话,真是刺进了我的心里。我以前听别人意见,表面听,其实心里早有答案。那不是听,是傲。”

他反躬自省:

“为什么我非要快?”

为什么我不听劝?

为什么我不能等?

我到底是在带团队,还是在证明自己?

“跑得再快,也要看清脚下的路。别让一路的狂奔,偏离了内心真正的方向。”

 


反省:领导力从“我说了算”开始溃败

学习带来的第一个转变,是僵固思维推开了一扇窗。风随之涌入,光也随之照亮。

“以前我觉得企业的问题在别人,其实十有八九在领导。”课堂上的一句话令他印象颇深:“领导力不是权力,而是心力。”

他反思:“从前听汇报,我总在打断,再下指令。现在明白,我要的不是方案,是服从——而那,扼杀了多少可能性。”

“现在我会先问:你怎么看?为什么这么决定?”

“我想让他们学会思考,而不是学会服从。”

这种心态的转变,也慢慢延伸到家庭。

儿子正式接班那天,他在公司走廊里站了很久。“以前总把他当孩子,这也不放心,那也不让做。总觉得他还小,什么都要我替他着想。”

他曾把“关心”做得太满,不知不觉成了“控制”。真正的爱,不是安排,是放手。

儿子再遇到问题来问,他不再急着指挥,而是慢慢讲清缘由。“我现在只说:这是我的想法,决定你自己做。”

一次海外考察,他看中了一位有20多年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并已谈好条件。若在以往,他可能直接拍板。但当时儿子已是董事长,他将最终决定权交给了儿子。儿子经过考量,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他考虑得很周到。”

“既然把董事长的位置交给他,就得信任到底。”

“真正的放手,是给对方决策的空间,让他承担,也让他成长。”

有人问他,这几年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他想了想,说:“是学会不做。最难的,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可真迈过去,就会发现,心反而轻了。”

 


溯源:果树下的青年

他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村里家家种果树,谁家果树挂果好,谁就最有面子。“能把果树管好,让它结出好果,是一件让人自豪的事。”

因为偏科,高考落榜,他复读再考,最终选择了果品专业。毕业后,他先在公社当技术员,后来转做果品推广。“你讲的要是不好使,农民下次就不理你。”

那段经历,让他养成了“讲结果”的做事方式。

上世纪90年代初,他筹资创办公司。起步艰难,却凭着勤勉和眼光,很快做出成绩。他后来去读MBA,开始重新思考企业的意义——“企业不能只追求赚钱,还要有灵魂,要对社会有价值。”

创业第一年,全国棉铃虫大爆发。他的新品因效果显著,一夜之间成了“救命药”。

那年夏天,县长打来电话:“老百姓在供销社门口等了三天三夜,求你多发点货!”他立刻答应:“我一定想办法。”

那一刻,他第一次感到何为“被需要”。

多年后回望,那通电话却是一根刺。“当时太死心眼,只认标准瓶装。原料有,配方有,需求也有,就是被瓶子限制了。”

“那是我一生最遗憾的决定。如果当时用大桶装,能救多少棉花?能让多少农民少损失?”

那次遗憾,让他重新理解“做好了再说”的含义——做好,是做对的事。

只有扎实的行动,才能赢得真正的信任。

这几年,他常说:“企业的问题,十有八九在领导;领导的问题,十有八九在心。过去我们讲执行,现在讲心。心正了,行动才会对。”

面对市场波动,他说:“市场再乱,心不能乱。”

谈及未来,他最大的愿望,是能静下心读书,“阳明心学、《道德经》里面藏着做人、做事的道。企业做得再大,不懂人心,也走不远。”

 

多年以后,他仍会路过那面墙——“做好了再说。”

做好,不是把产品做到极致,而是让心归正,归于笃定。

真正的领导力,不是命令别人,而是先修好自己的心;不是领着人往前冲,而是托举他人往上走。

曾经,他信方法,靠力气去赢;如今,他信人,用心去成。

阳光透过玻璃,静静洒在那五个字上。光温柔而坚定,像他走过的岁月,也像他此刻的心——沉稳、笃定,仍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