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时候,不妨试试向内求
向外求,十年如一日;向内求,日日如新生。
生活总有不顺利的时候。比如,付出了诸多努力,却没有成效;试错很多次,却找不到方向,对未来感到一片迷茫。
万千难题,终有答案。凡事叩问自己,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打开心门上的枷锁。

回归自身,获得成长
注意力回归自身,才会带来真实的成长。
做事有两种境界。第一种,是急于看到结果,希望获得正反馈;第二种,是聚焦于自身,享受投入的过程,水到渠成地把事情完成。
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人,喜欢思考和分析他人,过度在意外界的响应,却忽视了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这样会导致一个后果,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洞察力,被很多因素牵着走,能力也会停滞不前。
注意力,是一种宝贵资源。只有用在自己身上,做到全然地投入,才能于事境中磨炼能力,形成真知灼见。
有时候,时间不够用,可能是专注的深度不够。当浮于表面的时候,能量就不聚焦,会有一种匮乏的感觉。
人的一生,时间是短暂的、有限的。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是因为窥见这个领域的深度,碰触到了真相。
遇到了瓶颈、或者无法解决的难题,可以仔细想想,是否不够专注和用心,没有实现穿透和质变。


摆脱迷茫,解开心结
经常感到困惑,可能是掉入了情绪的陷阱里。
人,是有惯性的。长期处于散漫的状态,会变得懒惰,习惯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愿去尝试和改变,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情。
尤其对于陌生新鲜的事物,本能会有一种恐惧感。一遇到失败,便会自我否定,这样就会造就封闭的性格,越活越狭窄。
不敢行动,不是能力出了问题,而是内心复杂的情绪,一时无法化解。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比起希望外界的转机,比起渴望获得他人的帮助,首先,还是要在自身上寻求答案。当下的行为模式,和过去有关,和内心隐藏的执念有关。
迷茫,仿佛是站在情绪的迷雾里,身在困局难以自知,有各种错误的思维模式,等待我们去化解。
成长,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这个自我,是心性的圆满和完整,遇到每件事情,都是改掉缺陷的良机。
变好是需要时间的,不必太焦急。苟日新,日日新,有向内觉察的能力,每天一个微小的进步,日积月累就有不可思议的变化。


忠于内在,相信良知
忠于内在选择,生命会渐渐流动起来。
一切外境,都是内心的映照。人生出现发展停滞、倒退,很有可能是内在的障碍太多,制造了大量卡点。
比如,总是和人发生矛盾,不一定是他人的错,更可能是自己的敌意,在关系中产生了破坏性作用。
那些不愿意做的事情,即便强迫自己去完成,也会带来非常大的反向作用,给自身带来较大的损害。
相信感觉,依良知而行,即是做那些符合意愿,充满善意的事情。
人的内心,有善意,也有恶意。当善意流动起来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生命力的酣畅淋漓,压抑的活力才会释放出来。
依道而行,更容易成功。就是因为动力更加充足,也能获得他人的帮助,前进的阻力会小很多。
当你感觉被困住的时候,不妨试试,去做真心愿意做的,对他人有帮助的事情。利他即是利己,会打开全新不一样的局面,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
命由我造,福自己求。只要肯改变,总会有机会,困住你的不是天意,而是固有的思维桎梏,是认命后的不作为。
向内求生生不息。在普遍向外求的今天,在求而不得的种种失望后,改变自己,从心中寻求答案,就多了一条出路,一个扭转局势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