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团队能量?
对任何组织而言,团队建设都至关重要,企业也不例外。但身为企业的团队领头人,也就是企业家来说,你是否有认真考量过团队的情况和状态呢?
借助如下参考,我们一起走进“团队的能量”:
10. 理想团队:注重自我建设,认同“利他即利己”的价值观
9. 卓越团队:拥有智慧,能够开拓创新、使命必达
8. 优秀团队:团结朝向共同目标,具有激情
7. 优良团队:基本认同企业价值观,能打硬仗,勇于担当
6. 良好团队:能够通过建设逐渐提升,但创造力不足
5. 较好团队:风平浪静时能够相互补位,却不足以抵抗风险
4. 普通团队:有一定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但缺乏激情和创造力
3. 较差团队:只顾自己,少有团队精神
2. 很差团队:个人能力差,团队能力低,没有斗志
1. 糟糕团队:一盘散沙,面临分崩离析
接下来我们用一个案例,来具体呈现“卓越团队”的样子——
这是一位集团分公司总经理的故事。作为企业高管,她一度深受团队问题的困扰:优秀人才要么被竞争对手挖走,要么想要离职。
诚然,这其中会存在待遇差距的原因,但在业绩维持原样的情况下,大幅提高物质激励并不现实,而想要业绩提升又需要有优秀人才留下发挥作用——这似乎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但真的只能这样吗?
2018年,这位高管通过四部曲开始接触中华文化,渐渐地,她对自己与团队成员的关系有了新的认知。《道德经》有言:“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间存在一个我们看不见的能量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本质是心与心的链接——想要增进自己与下属的关系,物质、精神激励其实都治标不治本,直接拉进与下属心的距离,才是让团队紧密一致的最有效的方法。
于是,她在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学院,与员工一起学习中华文化。随着他们每天阅读、彼此分享,有的员工因为学习了家庭相关课程,缓和了与家人的关系;有的员工因为职场相关课程,拆除了“部门墙”,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减少了工作上的不愉快……
一段时间下来,她能明显感觉到团队的氛围变了,员工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对待工作的态度变得积极,一位工程师还分享道:以前设计产品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尽快完成项目,现在则会想到,产品和服务的目的是利益他人,听懂消费者内心的呼唤是实现产品突破创新的源泉。他们的创新项目在半年时间内翻了一倍,创新成功率达到了100%。
而她的销售团队,也在与客户的交往中,不知不觉地将体证到的中华文化,通过一言一行传递给了对方。诚意带来的是客户的信任,有了这份难能可贵的认同,拿到订单变得简单而高效。有了如此进展,业绩提升自然不在话下。这位高管同期也调整升级了内部激励机制,让员工物质与精神双丰收。
如今,她的团队凝聚了一批价值观一致的骨干,向心力大大增强。“优秀人才和优秀团队是建设出来的,而建设的前提就是团队领头人率先成长自己。”这位总经理如是说。
企业都渴望在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麾下团队能够振奋一心,找到突围之路。对于团队建设,团队领头人首先要做的是,深刻理解团队成员的“想要”。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渴望被爱,渴望鲜花与掌声。前面所述的企业高管,在团队运营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外部激励是人之常情。
不过,每个人的内心其实还同时存在另外一种渴望,那就是“付出爱”。在重大事件的面前,这份“付出爱”的大我之心,最容易被激发并展现。“大我”能够收获的是一份崇高感,许多跟随董事长创业、打拼多年的元老,人到中年,往往都会身心俱疲地想要“退隐山林”,作为企业一把手,或许也需要问问自己:你是否仅仅以提供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去看待你与他们的关系?你的企业是不是欠他们一份崇高感呢?
想要实质性建设团队,就要明白:物质的激励只能短期提升战斗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长期而言,只靠外部激励不足以打造一支富有激情的卓越团队。
没有企业不渴望拥有能够持续成长的团队,虽然也有很多方式能助推团队成长,但有的可能成本高昂。培养一位总经理,或许要经历四五个岗位的轮岗,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或许有的管用,有的没用。
所以最根本的,还是企业家自己从心上突破原有认知,从“利他”出发,建设团队关系,激扬员工崇高感,从而激发团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