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与客户开会时的沟通效率,试试这个方法
在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过后,许多企业都加大了云端会议与远程办公的比例。比起出差拜访,线上会议省时省力,不仅具备很强的灵活性,还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不过往往一件事情,有利的同时也会有弊,尤其是与客户的沟通,长时间只保持线上联系,总会隐约觉得缺少了一份紧密感,并且线上会议受设备、线路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有时沟通效果也不是那么的理想。
想要改善与客户的开会效率,拉近与客户的关系,不妨尝试建立“一小时视频/电话沟通机制”。“一小时视频/电话沟通机制”有两大关键:
第一关键:与客户事先约定会议时间、主题、目标结果以及参会人员,必要时候以文字形式确认。重要内容以重要形式来呈现。会议形式越庄严,会议效果可能就会越好。
视频或电话会议的时间要限定在1小时之内,且不可随意延长,只有这样,参会人员才会珍惜这1个小时,而不会漫无边际地谈些无关紧要的事。成年人注意力连续集中时间在40-50分钟,如果提前几分钟讨论完了预定的事项,可以根据情况结束本次会议,如果真的还有重要事情没能在限定时间内解决,那就顺势约定下次会议时间。
事先约定会议内容并严格按照1小时时间来组织会议,对于自己和客户都是一份尊重。对于比较重要的客户,在约定会议时可以采取文字的形式,这里说的文字形式确认,不一定是通过纸质文件,比如,你可以向客户微信发去类似这样的提议:
XX总,您好!针对您提出的需求,我们经过讨论,初步形成了以下三个想法:
A… / B… / C…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一个更加大胆、更具创意的方案,能够更高性价比地满足您的需要。但此方案的可行性,还需要与您进一步探讨。事关重要,能否约您1小时时间,由我(和项目负责人)为您详细说明?您可微信语音/视频,或者直接打我电话,不知您什么时间方便?
“一小时视频/电话沟通机制”的第二个关键:做好会议纪要与项目跟踪。
事先约定会议内容和严格限制会议时间,基本能够确保开会时的“水分”不会太多,但想要会议开出干货满满的成果,还需要对会议记录多加重视,并且尽量当场就能分配任务、任务到人。
很多时候我们的会议,开会的时候是感觉谈了一些实用的内容,但一开完会,好像又没产生什么实际作用。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没有制定清晰的执行计划导致的。当然,1小时的会议可能拿不出具体的落地方案,但什么时候能拿出方案?什么时候能落地?下一步的交付目标是什么?这些,都要在会议纪要中重点记录,并安排专人负责跟进项目进度。
如果我们真的能把握住以上两大关键,与客户建立顺畅的一小时会议机制,其沟通效果很可能会比面对面开会更好。想想我们出差,千里迢迢与客户见面,交通、时间成本且不说,仅客套寒暄、吃饭应酬的时间,就要占据多少!大多数时候,我们与客户真实而有效的沟通时间都很有限,每次出差见面,可能真正讨论事务的时间都超过不了1小时,如此,我们与客户的距离又怎能拉近呢?
通过这样的一小时沟通机制,企业家能够链接更多合作伙伴,员工能够链接许多重要客户。一位企业家一天8小时,可以安排与8位重要人士的深度沟通——这将会是多么充实的一天。
不仅如此,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将这一机制扩大化,比如,固定与重要客户每周都沟通1小时,那么就可以深化许多相关话题的讨论,一段时间后,你就能比竞争对手更能读懂客户。
在这富有沟通成效、又相互尊重的1小时内,听听客户的心里话,讲讲自己的肺腑之言,共同探讨行业本质,展望未来可能的各种合作。企业家如果能够建立这样的深度沟通机制,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这些价值一方面是有形的,比如直接为企业带来新的订单,另一方面将会是无形的,比如企业董事长倘若能够与供应商董事长建立紧密而良好的链接,那么下属采购部门的许多工作就能运行得更加顺畅,很多问题也可能迎刃而解。
“一小时视频/电话沟通机制”是一个契机,借助这个契机,企业与客户有望突破信任的屏障,而信任是一种现代商业社会的稀缺资源,抓住了契机,就可能创造新的商机。
《道德经》言:“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最牢固的链接就是人与人之间、心与心的链接。当你开始真诚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尊重客户的时间,建立彼此的信任,开会也好,沟通也好,都将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