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亦有道

01
关于利润,稻盛和夫先生曾这样讲到:企业如果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追求利润既不是可耻的事,也不违背做人的原则。
不靠投机和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不是幻想一攫千金,而是为了满足顾客要求,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光明正大地开展事业,追求正当的利润,为社会多做贡献。
企业追求利润并不可耻,但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某些企业却会做出一些令人不耻之事。大体上,一个人在面对利润时,会有这样四种情况:
1. 想而不能。朝思暮想地渴望利润,但金钱财富不是想有就有的。本质上,“想而不能”透露出的是人性之贪,背后的错误认知是:脚踏实地不赚钱,一本万利才赚钱。
2.不想不能。很多人可能会奇怪,这世上还有不想赚钱的人吗?但实际上,这样的人并不少见。许多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这难道不是“不想赚钱”吗?“不想不能”的背后,是一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这种心理会让人难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想而就能。这一类型的人基本都深信:付出一定会有收获。他们与“想而不能”的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对利润的认知——利润其实是一种来自客户的回报。
曾有一位被网友赞称是“最牛服务员”的火锅店打工妹,初中未毕业就外出务工,从洗碗工干到前台服务员,又晋升为店长,后又负责外地市场拓展,最后接管所有门店运营。在公司上市后,她的个人身价一下升到了30亿。
她在公司干了快30年,极为忠诚。为了招揽客户,她早上五点多就起床,送水给出租车司机喝。她用自己的温暖一点点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虽然这样的获客方式很慢,但她与客户结下了深厚交情。
她的身上体现出了“道在低处”,在做别人不愿做的脏活难活累活的过程里,奋斗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提出的韦特莱法则这样讲:成功者所从事的工作,是绝大多数的人不愿意去做的。繁琐的小事被很多人认为回报小,因而找各种放弃的理由放弃,但很多时候,成功的人就是通过抓住这些小事,慢慢积累、建立了自己的优势。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忠诚、敢担当、吃苦耐劳等品质却很稀缺。真心为他人付出,总会有收获的时候,这就是“想而就能”。
4.不想却能。这是一种比较高的赚钱境界,这一类型的人拥有这样的认知:人的价值在于做利益他人和社会之事,赚钱只是顺带。
稻盛先生在决定创立KDDI的前6个月里,始终在扪心自问:我想创立一个全新的企业,是不是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直到深信不疑后,他才决心放手一搏。稻盛先生压上自己的人格,恳求大家一起为国民利益全力以赴,最后 ,KDDI顺利创建,并在几年之后成功上市。
02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这就是稻盛先生成就两家世界五百强的奥秘所在。在他心中,工作是修炼灵魂的道场,成就他人的舞台,顺便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以及养家糊口。
我们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认知的兑现。从“想而不能”到“不想却能”,内心深处的认知改变了,你与利润的关系也会随之改变。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中华经典的熏陶下,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断突破原有认知,升级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润,生财有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