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历程丨战略创新工具箱之七
相比于价格战而言,企业更重要的是要在传递【用户价值】上竞争。
赢得现代客户,通常不仅仅需要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希望在所有接触点上都能获得丰富而无缝的体验,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轻松地与企业互动。客户不仅想要产品或服务,还想要完美的用户体验。
● 用户体验不连贯:许多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导致客户遇到问题时,一个部门总是推给另一个部门,问题迟迟无法解决。这时客户会质疑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
● 用户体验不一致:客户可能会在该组织的网站上阅读某些内容,而到实际体验产品时,才会发现提供的服务内容与他们所阅读的信息不一致。
这两种常见的情况,都会导致客户的挫败感开始加重,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愿望也随之减弱。
那么企业该如何找到用户痛点来提升产品与服务呢?下面我们学习用户历程,以用户的视角去提升我们的产品与服务。
第一步
用户画像设计
当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还不能完美地覆盖到广大的客户群体时,一定要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去服务最需要你的人。
对用户来说,哪怕产品有些小缺点,他们更在乎的是你的产品的比较优势,你要把他们服务好。有了第一批用户,建立口碑,然后慢慢地覆盖更多的人群,所以目标人群一定要找得准。
第一步,你需要研究用户画像。用户画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个人信息、工作状态、生活爱好和态度以及需求和渴望。不同产业、不同特性的产品,会有不同的用户画像。
除了这些表面的、有形的、可获取的信息之外,还需要更深一步地去读懂用户内心无声的呼唤,最终的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用户打造极致的体验。
第二步
用户旅程设计
我们与用户在商业交往当中,会有一系列交往的活动和场景。在这些活动和场景当中,我们要了解清楚用户和我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前、中、后期的完整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我们用户的接触点,以便找到解决或优化方案,在这些接触点上去满足用户体验的诉求。
这里面包含三个重要的因素,用户的历程、用户的接触点以及体验的需求。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一家线下零售店与客户进行交互的完整过程。
前期,用户在还没来到店里之前,实际上已经和商家发生了接触,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和渠道了解我们的?是广告还是口碑相传,或是哪个平台,这其实对用户来讲都产生了相关的体验,用户的历程已经开始了。
中期,用户初次到店之后,与店员之间的互动,他自己浏览产品,在购买产品、选择产品、 完成购买的过程中相关的一些互动,用户又由此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和体验?
后期,购买完商品后,用户离开店里回到家中以及后续的售后服务,比如是否有回访、调研,或者积极地处理售后问题,这会影响消费体验以及客户满意度,这就是用户旅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整个客户与我们的有形交往与无形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用户的整体路线,这就是用户历程,在这个历程上有若干个接触点。
在这些接触点上,用户都有不同的诉求,我们是不是真正捕捉到这些诉求,满足用户的诉求,真正让用户感受到安全感、获得感、愉悦感、成就感、崇高感?在内心五种感受当中,我们是充分满足了其中的一部分,还是满足了全部的需求?这就是用户历程的设计。
第三步
业务场景识别
业务场景,是指商家和消费者,是企业和客户,是平台商和供应商之间的连接器。业务场景包含了人、事、物和相关要素的集合。
以“职场人”的工作生活场景为例,可能存在以下的业务场景:
● (时间)吃完早餐,(人物)职场人,(行为)用“叫车软件”叫车去上班;
● (时间)中午,(人物)几个同事,(行为)一边吃着“外卖平台”的快餐,一边讨论项目方案;
● (时间)下班回家,(行为)去“超市”买新鲜的瓜果蔬菜,做饭。
所以,同样地,在整个商业历程中,我们可以划分出若干个服务客户、与客户互动的场景,这些场景最后可以形成我们服务的场景地图,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这些场景。
第四步
业务场景设计
业务场景和体验的详细设计,将场景旅程与服务能力进一步细化。
假如我们面对的用户主要有五类人群,我们可以设计五类用户的历程,在每个历程上找到20个接触点,这就产生了100个不同的接触点,这100个接触点又可以提炼为十大业务场景,因此我们可以针对这十大场景与100个接触点,精准地提升服务。
通过分析在每个接触点上所需要提升的服务能力,最终可以形成标准化的流程,比如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服务的标准和服务的准则,这就是我们的服务细化。
同时,我们可以融入数字化技术,以及对用户的洞察,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打造极致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