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中小微创企业战略创新落地,帮助企业经营者更好地洞察客户的渴望,了解客户的深层次需求,找到创新的支点,实现战略创新,公众号推出“战略创新工具箱”栏目。

 

今天,推荐第八个工具箱——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一共分为5个步骤,引导人们以“人的需求”为中心,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获得创新,具体分为以下5步:

 

同理心:收集对象的真实需求 

 

定义:分析收集到的各种需求,提炼要解决的问题 

 

头脑风暴:打开脑洞,创意想法越多越好 

 

原型制作:把脑子中的想法动手制作出来 

 

测试:优化解决方案 

 

我们将5大步骤逐一分解介绍,形成一份详细的“设计思维训练攻略”

  

 

首先,我们需要组建研讨小组,共同创新。

 

在这个团队当中我们建议有不同的人群参与,可以是企业的高管、董事长,有企业基层和中层员工,一线的员工,也有企业的客户甚至合作伙伴、供应商,组成一个多元化的团队,这个团队可能一个小组,大约5-8人可以组成若干个小组,我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共同研讨和创新。



01

用“同理心”思考问题

而非“同情心” 



我们以小组进行观察,提出某项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行内部的交流、探讨,到底我们解决的是什么样的一些问题,我们把自己当成这个问题的当事人、主人公体验他的心里诉求。

 

设计思维的第一步,是我们要用“同理心”思考问题,它和“同情心”有着本质的不同。换位思考,是一种设身处地体会他人感受的思考方式。这种思维,比先入为主的“我认为”,更为深刻。 

 

比如说,我们经常参与公益,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却极少思考“我给别人的帮助,真的是别人需要的吗?”

 

举个例子,如果为盲人做设计,提升生活品质,不是睁着眼睛思考,而是可以先做一个“一小时盲人体验”,蒙上眼睛,户外探索一小时。相信你“亲身经历”的换位思考,更能激发解决问题的动力,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帮助他人。

 


02

学会发现真实问题

并且重新定义它 


 

第二个步骤就是定义,通过前面同理心的讨论,我们最终找出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可能在一个大的主题之下有三个小问题,但是三个小问题很关键,我们从这三个小问题出发,定义我们要解决什么样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只给我一个小时拯救地球,我会花59分钟找准核心问题,然后用1分钟解决它。设计思维的第二步,就是要“定义正确的问题”。

 

它的意思是,明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并用一句很精简的话告诉别人,“你想如何解决什么问题”。

 

例如:我们该(如何),为(谁),做点(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03

头脑风暴

学会提出更多更有创意的解决方法 


接下来是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叫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的重点是,不分对错,激发大家的创意,在整个过程充分让大家提建议,出主意,把各种主意都列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哪怕看起来不靠谱的也没有关系,不拒绝任何疯狂的想法。

 

比如,根据采访的收获,在30分钟内想出100个方法,解决他们锁定的对象正在面临的问题……头脑风暴后,又要快速筛选创意,几十个创意经过小组讨论和筛选,只留下了1-2个,成为设计方案的核心。

 


04

快速制定产品原型

 


前面大家经过探讨、PK,形成了解决这个问题初步的方案和思路,那么第四个步骤,就是快速“制作原型”。

 

“制作产品原型”,就是动手把脑子中的想法制作成一个初步的原思路和方案,或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模型,不必拘泥于哪种特定的工具。这可以是一个有形的App原,或者是无形的产品思路。

 

设计思维还强调在做原型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找到新的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瓶颈。做出产品并展示,从而发现改进产品的机会,所以它是一个激发创意,实现大家共创的过程。

  

 


05

测试产品原型

 


最后一步,测试产品原型。

 

如果原型不能满足要求,则返回到方案设计重新开始,不断试错,直到证明原型设计满足要求,才可转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