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蒙着一块小小蓝色手绢的竹篮子,妈妈挎着它穿梭在拥挤的集市中,篮子里装满了准备售卖的鸡蛋。卖完鸡蛋,她小心翼翼地把钱折叠,用那块蓝色手绢包裹起来。回家路上,她什么都没买。孩子的学费还没交,她要攒钱。

多年以后,雷世宏每次回想起这个场景,心里湿漉漉的。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是他想要改变命运的最初动力。

创业20年,白手起家的雷世宏历经风雨,在全国调料品市场内,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他没想到,疫情期间餐饮行业下滑,他的食品贸易公司,竟差点倒闭。

202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餐饮收入合计43941亿元,同比下降6.3%。”

据《新冠疫情下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疫情发生以来,餐饮企业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困难。”

作为供应链一环,雷世宏正经历一场时代巨变。过去的经验,不适用于当下,更不适用于未来。

54岁的他,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难。


01

“这么下去,生意就要黄了”


雷世宏的食品贸易公司,主营调料代理,员工百人,客户千家。


疫情期间,眼看餐饮下滑,他没意识到潜藏的危机。他甚至期待着,疫情之后经济复苏,公司的业绩会更好。

令他意料之外的是,除了餐饮行业的不景气,当地大大小小超市,也在闭店清场。

“每天都有四五家超市老板找到我,要求退货。”

创业20年,雷世宏不是第一次遇到退货问题。以往,他只需动动嘴,吩咐高管“退回的货,在市场上稍微卖一下,就能处理”。

雷世宏以为,这次如往常一样,凭经验不费吹灰之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直到去年5月的一天,雷世宏打开库房大门,头嗡的一下,像被重物击中,瞬间慌了神。

他发现被退回来的产品已经堆积如山。“库房近5000平米,产品堆到了门口。库房外,能停30多辆车,那么大的地方也快堆满了。”

“从来没遇过这种情况”,雷世宏当时蒙了,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程度。

食品有保质期。时间久了,货品积压,亏损会日益严重。

眼看堆积如山的退货,他后背直冒冷汗。

但现实比雷世宏预料得更残酷。不及30天,因退货产生的亏损,已超50万。

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引起一阵台风。50万对一家经营20年的规模企业,不算什么,但有可能引起极大的后果。

雷世宏深谙食品行业发展规律,“这么下去,生意就要黄了。”

02

历经万难


企业家创业历程,就像一个妈妈抱着孩子赶夜路。其中的艰辛、坚持、不易、风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雷世宏感慨自己什么都见识过,尔虞我诈、世态炎凉,但从未有过畏惧。直到疫情这次,彻底动摇了他的心志。恐惧,以及这么多年来的辛劳,一下爆发出来。雷世宏感慨:“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这么难?好不容易日子好了,老天还要折磨我?”

家穷,他十岁才上一年级。上学的光阴中,雷世宏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催缴学费的场景。

一次未缴学费,雷世宏鼓起勇气,跟妈妈提了老师的催促。妈妈迟迟未应,最后从嘴里挤出几个字,“真的没有钱”。雷世宏没说话。过了一会儿,妈妈转身走向他,严肃地说:“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

尽管父母拼尽了全力,雷世宏在读了七年书后,还是被迫辍学了。

他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妈妈跟我说,孩子,对不起你,咱们真的没钱了,以后也供不起你读书了。”

雷世宏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说在能读书的岁月里,只有一个梦想——知识改变命运。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考大学。

命运弄人。辍学后,雷世宏对未来失去了信念。

“感觉天塌了,整个人没有魂了。”大概半年,他的精神处于抑郁的状态中。

17岁那年,逐渐从抑郁中调整过来的雷世宏不得不接受现实,并开启了人生的创业路。

说是创业,实际上是他牵着一头毛驴,从山东老家夏津来到河北衡水换大米。

夏津是全国大米集散地。“衡水当地百姓想吃大米,不愿意花钱买,就拿其他粮食换。”

还未成年的雷世宏的第一次创业是利用差价赚了钱。三年后,他成了夏津当地换大米的万元户。

21岁,他在衡水租了个门店,蒸馒头。十年后,他有了些积蓄,开启食品代理之路。

因为不是本地人,雷世宏曾遭遇同行联手排挤,对方甚至放出狠话,“如不走人,后果不堪设想”。

雷世宏说自己当时无所畏惧,因为心里想要改变命运、让家人过好日子的信念,从未改变。

后来,他成为国内知名酱油品牌的代理商,并在这家品牌刚进入市场、同行不愿意接手的情况下,凭一己之力成为其品牌全国销售冠军。

再后来,他代理的品牌越来越多,自己的食品贸易公司,知名度越来越高。


03

逆袭之路


创业经历中,雷世宏有过多少高光时刻,就有过多少应对风雨的经验。直至遇到这次退货危机,他才意识到,自己应对风雨的经验过时了。

眼看货物被退回,仓库越积越多。雷世宏马上召集高管到各个市场、集市,甚至街边摊,售卖产品。

货还没卖出去多少,问题又来了。

“高管”位置上呆久了,高管不愿意到路边摆摊。他们觉得自己像个小商贩,心里接受不了,有的甚至提出了辞职。

对方想要离开的主要原因,还包括对雷世宏企业未来的不信任。他们预估老板,这次深陷危机,很难东山再起。

一方面产品被退回、每日亏损递增,另一方面自己人要离开。但比这更现实的是,雷世宏的上游厂商可能取消对他的代理授权。

雷世宏的众多客户是商超。疫情期间,老百姓屯了不少货。他作为商超的供应商,进货数量超过了往常的一倍。

疫情之后,经济复苏不尽如人意,他眼看不少超市陷入危机,“关店倒闭的比比皆是。”

但直到他发现库存堆积如山时,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已经火烧眉毛了”。

“上游厂家对代理商有任务要求,代理商每年必须达成固定数量的增长,否则要么不再被授权,要么被瓜分市场。”

雷世宏众多同行中,不乏因完不成任务最后销声匿迹者。

危急之下,他彻夜难眠。

多年前,他曾亲历被瓜分市场的遭遇。“原本做到了区域第一,上游厂商说要细分市场,你就很难再做了。当时就一个信念,咱不能黄,要拼一把。就这样,慢慢挺过来了。”

经历过多次逆流而上,雷世宏深知,危急关头,唯有快速改变,“慢了,就完了”。

但怎么改变?

雷世宏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反复对自己说,“静能生慧,问题一定是有解的,一定有解。”

静下心来,他想到自己参加学习时,课上所学——“从卖产品到爱客户”。

他扪心自问,这些年来,自己真的是发自肺腑爱客户吗?还是爱客户口袋里的钱?自己作为董事长,多长时间没去一线了?多久没和团队一起走进客户了?

他想起这些年,即使走访客户,沟通时说的大多是程式化语言,“最近怎么样”“货卖得怎样”“什么时候进货”“还需要其他产品吗”“哪个比较好卖,哪个不太好卖,我帮你调货”。

雷世宏参加「战略共创会」

雷世宏猛然发现,这不叫真的爱客户,这是在利用客户,“还是爱客户口袋里的钱”。

他做了个决定,要亲自带领业务员到市场一线去。

每天清晨,天蒙蒙亮,雷世宏和业务员已经走在拜访客户的路上。

一天,他拜访一位生鲜店老板。对方在前台忙碌,顾不上跟他多交流。雷世宏待了一会,就走了。

路上,他琢磨,“客户忙,很多事情没时间、没精力做。那我就去帮忙,应该能帮他解决些问题。”

想到这里,他掉头就往回走。这次,他来到客户的店,没跟对方多寒暄,径直走到货架位置,仔细检查每一样产品。他发现很多产品销售不理想,不完全是市场原因导致。

“有的产品,贴一句介绍语,可以让顾客更清晰了解;有的,可以打折促销;有的摆放位置不够引人注目;有的货架蒙上了灰尘;有的摆放不规整;有的已经临近保质期。”

拜访客户,雷世宏以解决问题为主,他带着业务员直接上手,“不整齐就摆整齐,不干净就擦灰尘,临近保质期的,通知客户和该产品供货商。”

实地解决客户潜在的问题,“一旦被查到,会被罚款。”

雷世宏希望让客户有更多收益,同时提振大家信心。

“大家都认为市场不好,时间久了,就没信心了。我亲自拜访客户,以身作则,让业务员看到,产品卖得好与不好,重要的是从自身找问题,要改变自己。你什么都不做,就怪市场?我们以往做得不好,是因为自己没有行动起来。”

说起来容易,但少有董事长像雷世宏这样亲力亲为。

“整理货架、打扫卫生,一般人不干这活儿。我们不仅检查自己代理的产品,连同行代理的都帮忙检查。我们不要工资,就是为了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大家嘴上都说爱客户,咱们比比谁更爱客户?别人做不到的,我们能做,且多做。

一个月后,雷世宏收到一位客户的电话,他说自己的超市本月营收翻倍了。

这位客户很感谢雷世宏,“以后,谁家货都不要,我就从你家进货。”

与此同时,很多客户对雷世宏多了一份信任。雷世宏感慨,这是“爱出者爱返”,“当客户知道,你不会坑他,不会骗他。你有什么产品,他都愿意进货。”

去年5月到8月,雷世宏及团队亲自拜访客户约2000位,整理货架几万个。“每天早上5:00出发,晚上11:00回来,每次拜访多则1小时,短则半小时。”

截至去年年底,雷世宏公司的销售额出现了逆袭。“尽管经历了几个月的亏损,但年终总营收比2022年增长了30%。”

“赢得订单,需要先赢得客户对你的认可。以往,大家认为,产品销售不好,是市场原因,客流量少导致。实际上,当客户认为不好卖的产品,经过调整后,销售有了起色,客户有了信心,我们的业务员也有了信心。”

这个过程,雷世宏深刻认识到,想要把事做成,需要向内求。“凡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能找到解决之道。”


04

“连父母都不爱,凭什么说你爱客户?”


坐在办公室,雷世宏看着会计递过来的业绩报表,他预估今年下半年公司营收将有显著增长。

近期公司大会上,他特意邀请父母上台,他要送给父母一份礼物。他当着众人的面,向父母道歉,“这么多年,你们辛苦了,是儿子不孝顺。”

父母很惊讶,“孩子,你已经很孝顺了。”

雷世宏潸然泪下。但他没告诉父母,自己的内心经历了什么。

他大量拜访客户,源自对客户心态上的转变。其转变背后,是雷世宏的一次深省。

虽不是家中长子,但雷世宏担起改变家庭命运的重担。多年来,父母以他为荣。父母常说,“如果不是老二(雷世宏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我们家没有今天的日子。这些年,他一个人受苦了。”

确实,雷世宏从辍学那年起,一直在赚钱的路上拼搏。

创业之初,他心里只有一种想法,就是改善父母的生活。“家里穷,父母不容易,一路走来,我满脑子想的就是一件事,我要把事做成。”

朋友评价他,“不懂人情世故”。

而他认为,要把时间精力聚焦。他经营馒头店,凌晨4点起床,每天工作19个小时,连续三年,每一锅馒头都做到了极致。

他甚至报班,专门学习如何成为行业第一,如何多卖货。

有员工受不了,说他“一言堂”,甚至提出辞职。雷世宏认为,这是对方能力不行。

他很难看得上别人,“无论在家里还是企业内,属我贡献最大。”他的脾气越来越差,稍有不满意,除了指责就是谩骂。

时光流转,最初纯粹的拼搏之心,随着雷世宏生意的发达,逐渐变了味。

同事评价他,“原本挺好的一个人,后来变得特别火爆”。

他说自己本是个胆小之人,但闯荡这些年,经历颇多,“硬撑起了一片天,没流过一滴泪”。

他培养孩子,也是硬汉风格。儿子遇上事,他说,“男子汉,流血不流泪。”

生活历练了他,当他内心变得无比强大,自信心也随之爆棚,“活着就是为了争第一,就要做强做大。”

他一味地往前冲,内心潜在的想法,除了赢,还想要证明给别人看。他越来越看重自己的面子,其他的事都不重要。父母给他打电话,他嫌烦。他常对父母说,“我正忙着,你们又给我打电话。”

后来,他到润泽园学习,通过反省,他意识到,“自己早已从热血变成冷血,原来是自己的傲心太重。”

找到问题所在,冰冷的心逐渐有了温度。

有一次,正好他参加润泽园的学习会,电话铃响了,是妈妈打来。

电话那头:“老二,你在哪呢?”

“我在外边学习呢。”

“妈今天包了包子,你回来吃饭吧。”

那一刻,他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突然意识到,父母是想我了,才找各种理由给我打电话,但我以前没察觉到。”

他想起自己和父母的交流,很多时候问的是“爸妈,你们要啥”。他曾以为,给钱就是最好的事。

其实不然。“父母需要孩子的陪伴。”雷世宏感慨。

那一刻,他的心不禁有了温度,坚硬的心墙在逐渐软化。

“我曾引以为傲,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对父母的爱,实际上,我没自己想象中那么爱父母。我庆幸自己明白这些后,爸妈都还在。对父母的孝,不应该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满足,孝的关键在于尽心尽力满足父母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

当意识到忽视了对父母的关爱,他猛然发现,自己对员工,对客户,也没有自己想象中好。“你对父母好,你才有可能对员工、对客户好。你的事业才会好。连父母都不爱,凭什么说你爱客户?

雷世宏

05

回归初心


被时代洪流裹挟,身不由己的经营者,大有人在。

但雷世宏发现,一个人很难从外部解开难题,解决难题最好的方式是提升自己。

回看自己身陷危机,雷世宏说,“最初恐惧,以为自己被命运玩弄,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

当他转念,付诸实际行动,转危为安后,他感慨:“如课上所学,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会拒绝你发自肺腑、真诚对他好。对他人好的心无怨无悔,这本身就是大悟。”

雷世宏说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回归。“回归到自己的初心。”

创业之初,他招了十几名员工,他不是老板,员工不是员工,“我们是一家人”。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逐渐忘了曾经的时光。他对业务员制定了多项规则,考核他们的业绩,完成不了,员工自行承担损失。

现在,他废弃了考核,“多一道手续,没有必要,业务员放开干就是了。只要客户满意,不需要考核员工,他们没必要负重前行。而我需要做的,是用良知感化员工。”

“如果说,以前我用了一种很极致的方式,让自己成功了。但接下来的时代,过去的经验不再适用,当下和未来,都是人心的时代。”

对于拜访客户这件事,未完待续。他和业务员已经做好记录,对拜访过的客户还将做定期回访,调研客户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