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先生说: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过去的一年,很多行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餐饮行业也不例外。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餐饮业注销、吊销的企业数量达105.6万家,是2023年的一倍之多。

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落寞的背影。如果,万千餐饮经营者带着悲观设想继续前行,无疑是雪上加霜。有时候,把我们“困”在原地的,不全是外界的因素,而是我们不敢破局的心。

如何破局?


一位餐饮人,用他的思考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大路。


01 

菜,是做给亲人吃的


这位餐饮人,名叫王泽春,是春盛卓越农业发展创始人。


春盛是一家徽菜品牌,公司成立于1998年,目前有1000多位员工,16家门店。


王泽春说:“2024年,对餐饮人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我们在4月份营收直线下降了近20%,但是5月份,就开始出现回暖,这在整个行业里是少见的。”


而后几个月,春盛新开三家门店。


10月份,原来一家门店一天最多接待人数500人,但这次国庆期间,最高接待人数超过了1000人。


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爱客户的举措,营销费从以前12个点,现在控制在了8个点以内,且客流量,所有经营数据都呈很好的趋势发展。


春盛,是如何做到的?


2024年5月份,王泽春带领团队参加了润泽园的战略共创会。


期间,他与团队共创出了一条企业经营哲学:“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为顾客提供菜品”


并且,通过百日奋战,100天,把这一心法和一系列的方法,进行了战略落地。




团队共创


“有了这样的心法,我们立马落实了两项措施。”


“第一个措施:所有的制度标准,全部把它撤换掉。就一句话,菜是做给亲人吃的。就这句话就够了,倒逼我们提升机制。第二个措施:把以前贴在餐桌上售卖酒水的小广告撕掉,换成了‘菜品不好吃,菜品无条件退换。服务不满意,您说了算’。1个月的时间,投诉率减少。”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规章制度不是必须的吗?


换掉后,怎么规范员工的行为?


大家想一下,每家企业,挂在墙上、写进员工手册里的规章制度,到底有几个人能够记得?


比如顾客至上,大家都记得这句话,但落实到行为上,谁又能够真正做到把顾客放在心上呢?


原来制定那么多规章制度,那些都是方法。


方法是有必要的。


但是,如果没有心法,那些方法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是文字,写那么多,又有几个人去认真看呢?


什么叫心法?


菜是做给亲人吃的,就是心法。


把自己的心端出来面对客户,这就叫百术不如一诚,大道至简。心到了,事自然到了,抓住这颗心就叫心法。


只要觉得菜不好就换,也是一样,这背后的心法就是对客户充分的尊重。


否则又是谈条件,这个能退那个不能退,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制度。


人们为什么投诉?


不只是菜的问题,更多时候可能是我们态度的问题。


海底捞的菜又好吃多少呢?


态度好就会打高分。


态度的背后,是我们到底有没有尊重客户。


人们什么都不怕,就怕被尊重。


王泽春团队参加完战略共创会后,企业业绩开始回暖,原因就在于他们学到了心法。


企业经营管理,很多成熟的方法、模型我们都可以用,比如PDCA,一个简单的循环,一个人能做好PDCA,做事的效率至少提升50%。


但是这么好的方法为什么我们不用?因为没有掌握心法。


方法当然很重要,但心法才关键。


心法很难传。就像“海底捞,你学不会”,为什么“学不会”?因为心法很难传。


心法难传,如何得心法呢?心上悟,事上练。


就像王泽春企业的心法:“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为顾客提供菜品。


这句话不是董事长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团队共创出来的。


大家心中共同的体证,集体的智慧,所以才能成为企业的心法。


所以,心法的背后,关键是心。心上自然流淌出来的认知,才会在工作中去践行,去不断练习。


更深刻领会心法,方能心生万法。


就是说,当团队心上有了“爱客户就像爱家人”这样的认知,方法才会随时随地呈现出来。


02 

方法×心法=根本有效


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为顾客提供菜品”这一心法,春盛餐饮人是如何落地实践的呢?


我们窥斑见豹,举两个例子,看一下。


一位门店厨师长说:以前服务员或者前厅拿着菜过来说,这个菜不好吃。


自己以前没有学习过会说:哪有不好,都是按照标准去做的。


结果就是互相都不舒服,问题也没有解决。


但是,通过学习,我心中深化了这样一个认知: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


现在,同样面临客户的建议,我会向内看,是不是菜的问题,是不是温度的问题,是不是哪个地方客人不喜欢——开始同理客户。


而且不仅同理客户,也在同理团队,前厅现在反馈和后厨的沟通特别顺畅。


前厅会说:“厨房也不容易”。


我在不断行动中,进一步体会公司所宣导一句话,就是“菜是做给亲人吃的”。




春盛团队共学


春盛百日项目的负责人爱娣总分享道,她们把悦纳用到了为人处事的各个场景中。


为了让这份正能量传递,相互激励,公司内部展开了每周一次表彰会,不仅是相互悦纳,还要自我悦纳,表扬自己,内容也会发到大群里。


一位刚上任3个月的店主管,在他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看到一位客人酒喝多了,行动有很大的不方便。


于是,他又是拎酒又是打包菜,主动把客人送到了车库楼下,和客人一起走过去走了10分钟。


中途,顾客很感动,一路说实在不好意思。


后来,店长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也没多想,就觉得客人不容易,需要自己去帮他一把,客人也没办法去拿这么多东西,因为他喝多了。


看,哪怕这样一个很小的故事,当这个故事呈现出来的时候,激励店主管自己的同时,也激励身边的伙伴,更进一步激励着客户。


这就是善意的传递。


想一想,如果你是客人,你愿意去这样充满善意的门店吃饭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为什么他们团队能做到?


力往一处使的前提,是他们的心链接在了一起,以前觉得事做不好都是人的问题,管理的问题,但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


所以,做事的心法回到人性的本质,每个人都渴望成长进步,大我都渴望做出贡献。


所以,他们在百日奋战一直坚持的有2个比较重要的方法是:


1、每周两次学习分享;


2、每月一次主题共创。


爱娣总说:大家除了工作以外,都在学习。


正因为精力投放在学习,也就没有功夫闲思杂虑。


同时,百日奋战过程,每月会聚焦一个主题共创,发动公司上下,7、8人一个小组,用5分钟共创法,不断地共创。


进而每月迭代,每月升级。


比如,6月份共创的主题是:“菜是做给亲人吃的”。


想一想,如果只是把这句话抛出来,因为每个人理解层面不同,执行就容易打折扣,所以围绕这个主题,大家就在不断共创:“你是怎么理解的?你如何去践行?” 在此过程中不断共识相互启发。


爱娣说,我真的发现,问题不是被解决,问题是被消失的。


“菜是做给亲人吃的”,一句心法背后,是相信团队的大我,激发了团队每个人心中的善意和潜能,因而能够心生万法。


结语:方法×心法=根本有效!


不管公司规模有多大,处在怎样的境况,你都可以调动集体智慧,让企业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大家共创,这至关重要。


因为,一旦人心和人心相通,心心相连,高度信任,高度默契,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不仅无比强大,而且无法切断。


企业发展,关键就在一号位。


作为一把手,如何获得企业发展的心法和方法?


如何带领企业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如何调动团队的创造力?


一号位心法,有答案。这一次,我们陪你把企业做好!详情,请扫码预约直播,具体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