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难题的方式:小步走,迭代快,心态好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道德经》如是说。在生活与工作中,难题就像一个个隐藏在暗处的“绊脚石”,常常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
有位创业者提到,他一直面临着向前创新成长以及处理棘手历史遗留难题的双重任务。这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向前创新,拖延甚至不愿解决那些难题。
但无论他愿与不愿,难题一直如鲠在喉,扰乱心神。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办?
01
确实,向前创新成长,这个过程伴随着收获感和成就感,就好像我们朝着光明的地方奔跑,每一步都能看到希望,每一次突破都能带来喜悦,这是驱使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然而,面对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这些难题就如同阴云密布的区域,让人望而却步。
因为处理它们,最多也就是减少一点成本,很难从中获得那种直观的成就感。
所以,人们下意识地想要懈怠、回避,这其实是人性的正常展现。
毕竟,趋易避难是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我们都更愿意去做那些让自己感觉轻松、能快速看到成果的事情。
但难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就自动消失,它们就像房间里堆积的杂物,越堆越多,越放越乱,始终在那里占据着空间,影响着整体的“秩序”。
如果一直放任不管,它们可能会从一个小麻烦演变成大阻碍,甚至阻碍我们前行的道路。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难题的存在,不能任由这种回避的心态肆意发展,而是要勇敢地去正视它们。
想象一下,有一个房间脏乱差到了极致,已经完全不像一个能正常居住的地方,倒更像是个被废弃的仓库,各种杂物胡乱堆积,光是从门口经过,可能都让人不忍直视,更别提进去收拾了。
当我们终于下定决心要去收拾这个房间时,鼓足勇气走进去,却发现里面刺鼻的气味、杂乱的景象,仿佛一双无形的手,没走两步就把我们又推了出来。
过几天,觉得实在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次鼓足勇气进去,可结果往往还是一样,没一会儿又败退出来。
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内心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觉得它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根本无从下手。
可越是这样,我们越需要调整心态。
就像把一个大难题拆解成一个个小部分那样,我们可以试着换个角度去看待处理难题的过程。
比如,把收拾那个脏乱差的房间这件事,当成是一场小小的“战斗”,但不是一次性要赢得胜利,而是每次只攻克一小片“阵地”。
国外心理学家曾给出过一个很实用的建议,那就是拿着餐厅厨房用的计时秒表进去,每次只给自己设定5分钟的工作时间。
5分钟,听起来很短,似乎没什么压力,天也塌不下来,再糟糕的情况我们也能忍受这短短5分钟。
在这5分钟里,哪怕只是捡起眼前的两双袜子,或者扫一扫旁边的垃圾桶,都是一种进步。
当5分钟的闹钟一响,就马上撤出来,这个闹钟就像是我们的“保护罩”,避免我们陷入难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第二天、第三天……继续每天坚持这5分钟,你会发现,每一次的5分钟都能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再往前拓展一点点,就像在黑暗中慢慢点亮了一盏盏小灯。
可能五天下来,房间前面大概有一两平方米的地方开始变得干净、透亮起来了,这时候,我们内心的正能量也被一点点点燃,成就感也随之而来。
所以说,面对难题,调整好心态,把它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用积极的心态去逐步攻克,我们就能慢慢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信心,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02
在面对难题时,“化整为零,小步迈进”是一种非常实用且有效的策略。
就像国外心理学家所建议的那个“5分钟工作法”,当我们遇到棘手难题,比如要收拾一个脏乱差到让人望而却步的房间时,它就能派上大用场。
我们常常会对庞大复杂的难题心生畏惧,大脑会本能地将其视为难以攻克的“大山”,这种心理压力使得我们还没开始行动,就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但是,当我们把一个大难题拆解成一个个小部分,各个击破,我们内心的正能量也将被逐渐点燃,成就感也随之而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以小步迈进的方式,逐步积累信心,难题也就不再那么可怕,最终我们就能慢慢攻克它,看到成效。
此外,在公司或者团队中,“定期汇报,激励前行”也是推动难题解决的重要一环。
我们可以每个星期安排专人来汇报难题处理的进展情况,这里强调的是,哪怕是极小的进展,都要当作大事一样在公司例会上进行汇报。
比如说,这个星期安排同事去处理一个历史遗留的客户投诉问题,可能同事只是和客户进行了初步的沟通,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看似进展不大,但这也值得在例会上认真汇报出来。
因为当我们把这些小进展郑重其事地汇报时,一方面能让整个团队成员都清楚难题处理的动态,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另一方面,对于负责处理难题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激励和督促。
每一次的汇报就像是一次阶段性的小总结,让自己看到努力的成果,哪怕成果再小,也会觉得自己是在朝着解决难题的方向前进,从而更有动力继续去攻克难题。
而且,一个星期一件事儿,四个星期积累下来,那就是四件事儿,这些看似零散的小事情汇聚到一起,就变成了对大家来说有意义的成果,对整个团队攻克难题的信心也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同时,在汇报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可以一起共创遇到的问题,集思广益,说不定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推动难题的处理进度。
所以说,通过定期汇报这样的方式,能够让难题处理的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激励着自己和团队持续不断地向着解决难题的目标迈进,让那些原本棘手的难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步被化解。
这,就是穿透难题的过程。
结语
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难题难以攻克,往往是被它的表象吓住了,还没开始行动,内心就先打起了退堂鼓。然而,“能进能退乃大丈夫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难题,把它当作是提升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
因为,一个人强大的起点,就是迎难而上。
当我们的心变强了,难题自然就变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