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如何留住年轻人?
不知不觉,越来越多“00后”甚至“05后”已开始步入职场。
这群年轻人掀起了一场青春风暴:整顿职场、反对领导、请假理由千奇百怪、一言不合怒怼高管。
作为小微企业,如何去管理这群“不好惹,难管理”的年轻人?通过两个问答,我们一起来探讨。
Q 提问:
我来自内蒙古乌海,经营着汽车4S店。
都说年轻人是企业的未来,但我为什么感觉自己在培养年轻人的时候总是力不从心?
我总觉得,在我们那个小城市,再怎么培养年轻人也没用,留不住。
A 回应:
2023年,润泽园组织一批企业去了一家总部位于浙江温州的世界500强企业学习。
那家企业在国内外的市场规模都是千亿级。而企业整个集团层面和各个业务板块的许多干部,都来自于发源地温州。
温州,相比你所在的乌海,可能人才聚集得更多一点,但相比北京、上海甚至杭州这些头部城市的差距还是很大。
但温州却出现了那么多人才,在世界各地管理着那么庞大的一项事业。
可见,诞生于一个小地方的企业,也可以拥有无尽的发展潜能。
你说你花费了很多时间培养年轻人,但他们有更好的机会又离开了。这是人之常情,如果纠结于此,你心里必会生出很多烦恼。
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看到留住人才的本质。
这世界上到处都有更好的机会。有的人聚集在大城市,同时也有很多年轻人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回到家乡创业。
亦可见,城市无论大小,对于人才有不同的吸引力。
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企业是否足够好,是否把企业的经营做好、把企业的文化建设好。
企业要吸引人才,首先自己要做好。就像一棵树,只有先成为梧桐树,才能吸引到凤凰。
我们可以用待遇留住年轻人的双脚,用事业留住年轻人的大脑。但是,唯有帮助他成长,让他有机会不断超越他的同辈、同学,才能留住他的心。
人和人的相聚都是生命的一段旅程。年轻人为企业带来活力,促进企业成长。那企业如何帮助年轻人成长呢?
当董事长不纠结如何留住年轻人,而是花更多精力关注如何让年轻人成长,你的问题自然就消失了。
Q 提问:
我是一位来自安徽亳州的美业创业者,目前经营了两家门店,未来三年想打造出5~10家门店。去年8月,我进入了润泽园的阳明心学课堂,接着12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美业共创会。
当下,让我最头疼的问题是:
门店的“95后”,特别是“00后”的孩子,他们大多来自农村,父母不在身边,进入社会以后没有目标和方向,因此在工作中也没有责任感。
1月,我们公司就有两位“00后”离职,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什么呢?
一个女孩嫌累,她说:“我还年轻,想尝试一下别的行业。至于老板说的年终奖、春节礼品等等这些都不重要,我都可以不要。”
另一个孩子则说:“春节后我要去学开车,不能上班了。”他现在手里攒了一两万块钱,说不干就不干。
我自己和高管都拿这些“00后”没有办法。
我想请问老师:为什么“00后”的孩子如此难以管理和如此难以激励?
A 回应:
当年“90后”的孩子刚进职场,人们就是这么担心的;“80后”刚进职场同样如此;就连你当初刚进职场的时候,可能别人也有这样的担心。
如果以过来人的角度看这些年轻人,可能你心里会觉得他们年少轻狂:没有拉家带口的负担,才能无牵无挂一身轻。
但倒退十年、二十年,当初的你也许比他们更不知深浅。
所以,如今“00后”进入职场的问题,你不用担心,而是要去适应。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
换句话说,是要激扬每一位员工愿意工作的信心,让每一位员工快速地成长起来。
这一代的孩子,固然有他们的习性和问题,可是他们也有他们的长处。我们要去体谅他们,也会引领他们的成长。
比如,一个女孩,她不仅仅是你的员工,她也是爸妈的女儿,她也是爷爷奶奶的孙女,她也是她男朋友的女朋友。她身边那么多人牵挂着她、爱着她。
所以,你要想一下,人们多么渴望这样的孩子变得更好。
今天,她到了你身边。你是雇主,她是雇员,但你们仅仅是这样的关系吗?
你学习了阳明心学,心中的良知与爱已经逐渐升起,多关心他们吧。
建立机制,陪他们聊天,和他们在一起吃饭,多听听对她们影响最大的是谁,他们心中的烦恼是什么?心中的梦想是什么?
人们彼此之间是可以沟通和被信任的,年轻人也是一样。
真正优秀的企业,都能成为年轻人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一代一代年轻人茁壮成长,走上关键的、核心的岗位,这样的企业才有未来。
你要相信,能到我们企业来的,已经是我们能招到最好的员工了。因为,那些看起来比他们能力强、又听话的员工,可能已经到其他更好的单位去了。
我们的事业就是目前这个状况,能来的就是一群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
面对这个现实,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到他们变好,而不是等着更好的人过来。
当你真的能帮年轻人变好,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才会到你这里来。未来你企业的发展,不就有了越来越好的基础吗?
总结来说,时间、心血、方法论,这7个字能帮到你,因而也能帮到那些年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