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五个字,特别重要,它帮助我打开了《中庸》的大门,我们一起来学习感受它深邃的内涵,一定会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何为“中庸”。

这五个字就是——无可无不可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在四年前,2021年的8月,那时候我正处于一个窗口期,刚加入公司不久,迫切地寻找新的定位。感觉什么都可以做,但又好像没有一个岗位可以让我的心安定下来。

一天傍晚,我们几位伙伴有幸和老师在一起开会,我默默坐在一个角落,也没太讲话,但是老师好像一下就看穿了我的心事,等会议快结束了,老师忽然看向我,和我说:有五个字,你好好体会,无可无不可”。

当时,我完全是懵的,结合我当时的心境,模模糊糊觉得这个词应该是告诉我,不要太追求某个固定的工作,没有什么非得做、也没有什么不能做。

既然是老师送给我的,它肯定代表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不是轻易就能读懂的,于是回去之后,我专门请人把这几个字刻在了一个小木牌上,随身携带。

 


一晃四年过去了,它陪伴我走过了每一次出差、每一次旅行,在每个重要的时刻,它都会在我身边。

今年,我再次学习《中庸》,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原来,中庸就是无可无不可,无可无不可就是中庸。

在《中庸》里,有许多优美的段落,都在描绘一种从容自在的心境,比如: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身居高位不骄傲,屈居人下不背叛。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无论处于什么位置,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都能安然处之,做该做的事。

再比如: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在偏远之地,还是患难之中,都能素其位而行。

在《论语·微子》中,孔子则是直接讲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我和伯夷、叔齐这些人都不同,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看来,“无可无不可”就是孔子所向往的境界,也应该和儒家思想里的“中庸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怎么理解呢?

比如这个场景,我去书店里给不到一岁的宝宝买了好几本书,就怕孩子启蒙晚了被落下。其实只要和孩子相关的事,当妈妈的都很容易纠结、焦虑。

我经历过最让我焦虑的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孩子刚出生前两三个月的时候,完全没经验,所以基本都是照着教科书养孩子,下载了好几个APP,还加入了一个宝妈群,每天严格记录孩子几点喝了多少奶,几点睡的觉,稍微一有点问题就到宝妈群里问,结果不问还好,越问越焦虑,后来我就退出了那个群。

第二个阶段是我休完产假回归职场的前几个月,经常是孩子也顾不上、工作也顾不上,左右为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再次学习《中庸》,那时候我就请教老师,在带孩子这个事情上,要怎么做才是中庸之道呢?

老师当时的那一段指导,让我如饮甘霖,一下就帮我卸掉了一大半的心理负担。

首先,老师先说了五个字:“憨人有憨福”。这个“憨”呢,就是有种傻傻的感觉,有种随心所欲的味道,比如孩子困了就睡,饿了就吃,你不用管他,看到别人家妈妈做得比你好,你就给她点赞,憨人有憨福。

再接着,老师又说了五个字:“无可无不可”。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皮实,今天这顿奶孩子喝了210毫升还是150毫升,差别不大的。再比如孩子生病了,当妈妈的你肯定会尽力而为,到后面才发现,其实当时还应该那么做,可以让孩子少遭点罪,其实也不用内疚,在具体的事情上就是“无可无不可”。

所以,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很多事情上把自己“解脱”出来了,让自己傻一点,放松一点。

但是,无可无不可难道就是指什么都不在意吗?

无可无不可背后的准则是什么呢?

通过继续深入地学习《中庸》,我才体会到:

在具体事情、方法路径上,无可无不可;

在原理原则、起心动念上,可就是可,不可就是不可,不能动摇。

比如,当时在书店里买书,仔细回想我当时的起心动念,除了有很多还算不错的念头之外,有两个比较明显的不太好的念头:

比如,“其他家长是怎么做的?我得超过他们”。这背后就透露出我的原理原则是“不能输”。

再比如,“等宝宝长大了,我就给她看妈妈当年给你买了这么多好书。”而这背后透露出的原则是“让孩子感激我”。

当我想到这的时候,我忽然就明白了,之所以有些时候我会纠结到底该怎么做,虽然有些时候确实是出于对孩子好,但是也有些时候,可能混杂了自己潜伏很深的不明和贪欲。

当我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再回看当初2021年8月的那个场景,为什么当时我会那么在意自己在公司的定位呢?其实背后的原则是——“我”为先。我喜欢干什么、我不喜欢干什么,我未来的战略十年如何如何,我的定位如何如何。

而实际上,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只有把“我”放下,融入公司的主航道战略之中,该做什么做什么,把一切工作都变成自己的热爱,并在其中修炼自己的美德,如此,才能获得更大的成长。也因此才能靠近“无可无不可”的境界。

悦可

润泽园教育青年讲师

润泽日讲《中庸》主讲人

 

在共学群,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日学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