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最快的方式,把发生的一切都当成镜子
欢迎将图片转发朋友圈,分享您的心得。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疑惑:“这事明明是别人做错了,为什么还要我来反思?”
“我们就事论事,把责任搞清楚不就好了?为什么要‘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如果我们总是在事上讨论,就容易停留在问题表面和“事情”本身,比如:谁对谁错,怎么安排、怎么处理。
这就像田地里除草,割掉了地上的部分,看似解决了问题,但导致问题反复出现的“根”依然存在。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烦恼、焦虑和无力感依然会卷土重来。
在表象上周旋,问题永远解决不完。
阳明先生说:“身之主宰便是心”。
唯有向上回溯至“心”的层面,破除不当的知见,才能从根本上成长,实现事半功倍。
假如,最近你身边有一个同事,总是带来负面情绪,爱挑刺、爱抱怨。
你每天都被他搞得心烦意乱,甚至影响了情绪状态、工作节奏。
从管理角度看,当然可以做岗位调整或者其他安排——他有他的问题,他的人生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如果我们只停在这里,那处理的仅仅是他的问题,却没触及到自己的成长。
如果往内心回溯,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苦恼,很可能源于一颗好面子的心——
拒绝对方倾诉,怕起冲突;
表达自己的观点,怕被否定;
内心渴望维持一种表面“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状态。
所以,原来真正让我们不舒服的,不是对方的行为,而是自己好面子的心。
当我们这样看,就找到了成长的突破口。
早一点发现成长的入口,早一点突破,才不至于被动地跌倒在未来某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中。
生活就是一场心性的修炼,每一个让我们不舒服的人,都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可以提升的部分。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反求诸己”,而解决人生重大问题的根本路径,正是“反躬自省”。
哪怕一件事中,他人需承担95%的责任,我们也可以寻找看看,剩下5%的责任是什么。
通过这5%,去觉察自己是否存在不当的知见或不良的习性。
古人云:“小人无错,君子常过。”
小人不是没有错,而是不认错——要么推给别人,要么干脆装作没有错。
而君子之所以“常过”,是因为他常常自省,总能看到自己可以提升、可以变得更好的地方,时时调整,不断进步。
因此,反求诸己,不是一味苛责自己的言行,而是借由外界万象回观自心,日日修正自己的念头。
一个不懂得自省的人,人生只是在重复“掉坑-爬出-再掉坑”的循环,空有经历,却没有真正的经验。
唯有那些愿意以他人和自己的经历为镜,时时擦拭内心尘埃的人,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不断精进,让内心日益澄明,步履越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