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刘华站在空荡的毛坯大楼里,手中握着拖把,头上裹着白毛巾,睫毛上沾满了灰尘。这是2007年,她创业接下的第一个项目——枣庄翡翠名苑小区的竣工清理工作。

“如果我给你做不好,我不要钱,免费给你做。”她对持怀疑态度的施工方这样承诺。那时没人相信,这个大学毕业,看似文弱的年轻女子,能扛起又脏又累的竣工清理工作。

彼时,刘华三岁的女儿正发着高烧,离家工作前,女儿问:“妈妈,你能陪陪我吗?”她转过身,泪流满面,却依然对女儿说:“宝贝,明天早上你就会见到妈妈。”

挂掉电话,她一个人通宵清扫了整个楼栋。当第二天质检站人员验收时,惊讶地发现每个窗台、开关盒都一尘不染。一般来说,市场上竣工清理只需要承担一次清理工作即可,但为了拿下这第一个项目,刘华答应了施工方三次清理,直到质检合格的要求。这意味着,她要赔钱做这单生意。

“第三次清理,我实在亏得有点多,不能再继续请人帮忙,于是默默下定决心,要一个人通宵完成。”当项目负责人得知是她独自完成的清理工作后,当即表示:“我不能让你太吃亏,我要帮你向公司申请二次清理的费用,并且拿我的一部分工资给补贴给你。”

这是刘华创业的起点,也是她一路走来的缩影——凡事冲在前面,用吃亏、吃苦的精神,赢得客户的信任。

 

正源物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华

 

成长之困:当团队跟不上发展的脚步

2007年正式创业,到2011年注册公司,再到2013年成立物业公司,刘华的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公司员工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近千人的规模。

但企业发展总会遇到瓶颈。到了2023年,刘华明显感觉到:团队像温水煮青蛙,温温的,没有活力。员工们忙于日常事务,互相抱怨,缺乏朝气和上进的精神。市场开拓也遇到困难,优质大项目难以开发。

“那个时候内心是一种困惑、焦虑,打不开这个瓶颈期很难熬。”刘华回忆道。

就在此时,她接触到了润泽园的课程。2024年,她先是个人参加了第9期「道即领导力」学习,然后又带领团队参加了「领导力共创会」。

这次学习带给她的第一个冲击是认知上的转变:“我之前像一个火车头一样往前冲,就觉得团队都带不动,团队都不如我。学习回来后我发现我错了,原来所有的问题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有一句这么说,你眼中的别人,其实都是你自己。我太傲了,才看不到团队的优秀。”


 


打开心门:共创会让心与心相遇

「领导力共创会」上的“悦纳”环节,让高管杨辉印象深刻:“当天晚上的悦纳课堂,应该是我印象最深刻、到现在最喜欢的一个环节。”

“当领导把真心的话语全部讲出来的时候,感觉每个人默默付出背后的点点滴滴,领导是知道的。这对我个人而言,非常欣喜。”

刘华也分享了她与高管团队之间的变化:“好多高管生发了一句话:‘原来董事长也和我们是一样的人,原来她也是在黑暗中摸索,在边界内做到最好的人。’”

“有一位高管对我说:‘刘总,我愿意做你淋雨时撑起的那把伞。’我当时特别感动,眼泪流得稀里哗啦。”

最让刘华惊喜的是两位年近六十的老员工的变化:“她们原本认为到这个年龄、这个位置已经足够了,但在共创会上瞬间生发出激情:我觉得还不够,我要继续再做下去!”

“她们说:只要是山东省、全中国不好挑战的项目,我们要去担当!虽然我们年龄大了,但我们的愿力足够能达成。”这种力量感瞬间点燃了年轻伙伴们的激情。

 



百日奋战:从软实力到硬实力的跨越

学习结束后,团队开始了两个百日奋战。

第一个百日奋战的主题是“日行三善”(眼善、语善、行善),意料之外多做一点。这项活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影响了客户,让客户生发与公司同频共振学习的愿望。

 

甲方发文件号召向正源人学习

注:文中《文化自信》指书籍《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

作为物业企业,刘华的公司主要负责医疗行业的物业服务。这个行业又苦又累,频繁琐碎,一线员工常常感觉缺乏尊严。

但通过学习,员工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们每日践行“三心服务”(细心、耐心、热心),微笑服务,用内心感染和鼓舞患者。

刘华说:“最重要的是,员工们找到了一个至真的道理——行为作用与反作用。”

“年龄大的保洁阿姨说:‘践行日行三善,我们在给自己积福,给孩子积福,种好因得好果。’年轻的导医导诊孩子则想:‘如果我把患者当成自己,那么当我年龄大的时候,也会受到社会的关心,就像我们此刻正在关心有困难的患者一样。’”

 

患者发来感谢信

刘华还分享了一个感人故事:一位保洁阿姨的子女都很优秀,有办企业的,有学校老师。子女对母亲说:“我们都很有钱很优秀,你干保洁干嘛?这么丢人。”

阿姨反驳道:“我为什么要丢人?我靠劳动力吃饭,现在还能体现我个人价值。如果不是我们这些城市美容师,你们现在就在垃圾堆里生活。”

“我现在有力气、健康,感到特别崇高。我是一个城市的美容师,把环境打扫干净,你们才能在干净的环境中生活。如果大家都不去打扫卫生,你们就在垃圾场里生活,心灵才更不美!”

第二个百日奋战的主题是6S标准化管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这与第一个相比,更具挑战性。

杨辉坦言:“第一个百日奋战是做软实力,不需要什么技术。第二个百日奋战是在硬实力上打造,包含的技术含量特别多,需要一点一点地去做。”

员工们对6S的理解让刘华惊喜:“有员工说,做6S的意义就像人一样,站如松、坐如钟。虽然你心眼好,但穿衣打扮邋遢,让人一眼觉得你不怎么样。如果你做好6S,就像把自己整理得清爽整洁,让人远远一看就感觉形象气质不一样。”


心与心的链接:共创的本质是打开心门

回顾共创会的整个历程,刘华感慨道:“当我去看见大家的心酸和价值时,我开始发自内心去悦纳、去赞扬我的团队。与此同时,他们也能在此看见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绽放。当自己的光彩被董事长认可后,他们也会流露出发自心底的喜悦。”

高管杨辉也有深刻体会:“我现在相信用人心去换人心,把人和人、上下团队拉近距离的还是这颗心。”

“我个人的工作体证是,当我失去了一些项目的时候,为什么员工还愿意跟我走?因为走到了人的心里头。所以说,事情好解决,人心难打通。但人心一旦打通,就会爆发出无穷的能量。

通过共创,刘华和团队找到了企业的使命——“做正源人很幸福,讲正源的故事很自豪”。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旅程

“心门打开,万物生长”。这或许就是「领导力共创会」带给企业最大的礼物——打开彼此的心门,让心与心链接,上下同欲,朝着同一目标奔去。

20多岁一个人通宵清扫大楼,到今天带领近千人的团队;从凡事亲力亲为的火车头,到激发每个人内在动力的引领者;从追求效率的执行文化,到注重人心链接的共创文化——这是一场跨越十多年的旅程,也是一次从做事到修心的升华。

正如刘华所说:“当我们打开心门,心上在一起,就能共同攻坚克难,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成长。”

这就是「领导力共创会」的力量,也是中国企业在这个时代急需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