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道”到“做到”:锻造你高质量的个人战略
有这样一句众所周知的话,“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商业领域,这句话有了新版本:“学了很多战略方法,却依然做不好自身战略。”
有位企业家说,在外面学习的时候,描绘企业五年战略蓝图,心中激情澎湃,画面清晰;可回到企业,在战略落地的过程中,不免怀疑“这条路,真的对吗?”而且,现实中资金短缺、销售停滞等各种问题,又在不断浇灭当初谋划战略的激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如何才能做好战略、保证战略能落地?
做不好战略,不是不知道战略的重要。企业需要战略,个人需要战略。因为战略是解决个人和企业成长与发展问题的关键。为何知道战略重要性,也有“战略武器库”,生存与发展依旧艰难呢?
关键问题并不是工具本身,而在于战略主体心法的滞后与心力的不足。
阳明心学启示我们,真正的战略跃升,不在工具的叠加,关键在于心性的突破。
而关于“心”,阳明先生有这样三句关于生命本质的话。
身之主宰便是心
事业成败、生命样貌的根本,皆系于此心。生命没有活成我们想要的模样,所做的事情没有做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这颗心。外在的一切,战略方法的选择、事业成果的大小,本质上是这颗心的呈现。
心是天渊
这颗心如天地一样广阔,本自具足,蕴藏着无穷的能量与可能。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
我们这颗心,本就充满光明、能量、智慧,是我们没有把它开发出来,为什么没有开发出来呢?因为,一些错知错见,一些小我不良的习性,就像天上的乌云一样,经常会遮蔽我们的本心。
正是这些遮蔽,让我们在战略航程中迷失方向、动力枯竭。
如何穿透遮蔽,重现本心的光明与力量呢?
方法就是——心上跃升。
假定在我们心中有一部天梯,这是我们开发心力的路径。在现实世界当中,如果有梯子通往高处,我们要沿着梯子往上爬,一步一个台阶,才能到达更高位置。但是站在心中天梯上,我们可以直接跃升,不必一步一个台阶。
有时候这真的是一瞬间的事情。比如,身为父母的人最有体会,在成为妈妈爸爸之前,心中对孩子好像没有那么多爱和方法,不知道如何去爱孩子。但是等孩子出生后,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我们真的愿意付出所有的一切,真的会想尽所有办法,帮助孩子脱离病痛。同样的一颗心,一瞬间就可以迸发这么大的能量这么多的智慧。
这证明了,每个人心中有一部天梯,每个人都可以瞬间抵达极高的位置。但是很多人在那个位置上停留的时间比较短,可能不过几秒钟,就又掉下来。掉下来,也没有关系,至少你领会到了高处的风景。
当你的心,你的起心动念,一旦到了高位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本让你很烦恼的一些事情,突然间就消失了。当自己从高位上又掉下来的时候,烦恼又重新找过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蓝图,心中充满动力和激情,但在实际工作中激情消失的根本原因。因为你的心又跌落下来了。
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让自己的心经常处于比较高的位置呢?今天在那个高位上停留3秒,明天再停留3秒,经常性的,这颗心在高的位置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
所以,提升心力的根本方法,就是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那些心站在高位的人,比如你身边令人尊重的企业家,面对你这个挫折与困难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用阳明先生的话说就是“立志”。阳明先生自小立志成为圣人,即使人生遇到再多苦厄,他提升自己心力的方法只一句话:“圣人处此,更有何道?”这句话不断提醒阳明先生不断校正自己的起心动念,往高一点,再往高一点。
如同阳明先生一样,沿着心中的天梯,不断地训练自己,我们的心,我们的起心动念会不断提升到很高的位置。
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仔细体会,我们这颗心,我们的起心动念真的是一念之间可以突破到很高的位置,一念之间也可以犯错,一失足成千古恨。
而本心之明,可以通过正向引导起心动念,心上跃升,被开发出来。新疆德汇集团曾经一场大火使商场几乎夷为平地,一无所有。面对意外之灾,董事长钱金耐可以选择破产,把损失降到最低,因为他还有其他的产业,还可以转身去做其他事业。但是他没有这样做,看着那些受损的商户,他坚定地说:“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承担无限责任。”
这是钱金耐总的本心之明,所以他不愧被评为“全国十大诚信企业家”。
钱金耐总一念间心就转了,整个的行为作用全都变了,格局、境界都变了,因而他的生命状态也就变了,这个世界就开始变了。
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觉得灰头土脸、浑身无力,什么都不想做,心里都是抱怨,这就是心上力量没有激发出来。每个人都有这颗本心,激发自己的本心就是改变自己生命状态,从而激活自己的企业,焕发自己企业升级的根本路径。
结 尾
因此,手握精妙的战略工具,却依然步履维艰,其深层症结在于:我们学到的战略思维,可能还停留在旧的台阶。工具再先进,若战略制定者未能实现“心上”的认知跃迁与能量提升,战略终将是沙上筑塔。
有人说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多变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但这只是这个时代的一面,是外在表象。本质上,它是不变性、确定性、简易性和清晰性。
所谓“体用一体”,如果只追着表象跑,很容易被外在的变化和复杂性所裹挟,让人无所适从,消耗巨大精力,却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失去根本;如果过于强调“本质不变”,对变化带来的负面结果关注不够,也会让人思想僵化,无法适应环境,最终被淘汰。
所以,心法为本,方法为末。掌握心法,把握本质,方法是灵活变化的,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战略落地、动力持久。
此外,如果您此前是「小微大道」课程的学员,您的课程权益已自动升级到「4.0战略」课程,亦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