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企业30年,他终于摸索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用他的话说,这是“秘而不宣”的心得。


其实并非什么神秘莫测的技巧,而是源于对自我认知的不断深化、对团队力量的真正尊重,以及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以下内容,整理自故乡缘餐饮董事长黄飞的分享。)




董事长的“面子”很重要


我作为董事长,曾经特别在乎自己的面子,有时候员工提出不同意见,我会认为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其实,很多时候我想问题,站的角度和高度确实跟他们不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总是对的。

过去,我常常在团队里一言堂,我说话的时候,大家都不敢吭声。现在我意识到,那种做法其实挺不好的。每当我发现自己又想要主导一切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慢下来,别急着说。

有时候和团队意见不合,我会生气。但现在我学会先停下来,深呼吸,数几个数,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我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那么冲动了。

我尽量不在晚上做重要决策,免得和团队起冲突。大家累了一天,精神都不太好。如果遇到问题,我会选择睡一觉,第二天再说。往往经过一夜的休息,我的心情会好很多,想法也会有所改变。

我发现,虽然有时候员工会觉得董事长的话像圣旨,不可挑战,有意见也不敢轻易提出,但实际上团队已经准确把握了核心要点,并且将其运用得相当出色。

一个董事长能站在员工的视角来看问题,这种改变真的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董事长的“里子”更重要


不管是企业管理,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像是站在“1号位”上。


作为爸爸,在女儿面前我是1号位;作为企业家,在商场上我更是1号位;回到家里,在家庭中我也常常是那个做决定的人。但如果不能妥善管理自己的自我意识,举棋不定,那么结果往往会大打折扣。


我曾听到一些企业家说:“就算给我再多的财富,我也不愿意回到学习之前学识浅薄、认知有限的状态


那时,我不太理解,认为一个董事长的责任不就是把企业做好、业绩做高吗?但现在我深刻体会到了那句话背后的含义。


现在你问我,给我多少钱让我回到几年前,特别是没学阳明心学之前的状态,我不会心动。


因为一想到自己曾经的生命状态,和现在的差距真的是天壤之别。如果我真的回到了过去,可能我现在的一切都没了,家庭也可能破裂了。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自己种下怎样的因,就会结怎样的果。


所以,我带领团队、员工一起学习。为什么要一起学习?学习,需要不断有人提醒、鞭策。


一旦你悟到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这些年,在生活和工作中,我的心态、智慧都在不断变化。


每个人的突破点都是时间积累的结果,一点一点量变,最终才会质变。


学习是慢慢渗透,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在人生的各个节点上,你会发现它一直在默默回馈你,让你更好地应对挑战,解决问题。



黄飞(右三)和团队共创




修好“里子”,提升内核定力


最近这一两年,餐饮行业确实不容易。


在疫情那几年,我还比较淡定,一直在开店,而且都是大店。我的定位是做本地市场,做城市品类品牌的第一,做美食名片。


当时想,疫情总会过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永远不会变的。


所以,那几年我投入得比较大,一直到2024年年初,我还开了一家大店。


没承想,从去年3月开始,客流量突然下跌,我当时有点懵。


到2024年5月,我原本指望小长假能让生意回暖,结果跟往年同期比差了很多。


加上企业扩展得比较快,2024年对我的企业影响比较大,利润下降了20%到30%。但我一直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几年,我反复听课,参加了几次润泽园的学习,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经济有它的规律,不可能永远向上走,下行也不会永远在低谷


在不可控的环境中,自己要找到可以把控的是什么?就是客户和团队。


要稳住自己,先活下来。


以前是增量的时代,现在是存量的时代。


一切可以重来,关键是我们要做好自己


要做好自己,定位要准。2025年,我要沉下心来,把企业的方方面面都重新梳理一遍。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学习中提到的一句“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我很有感触。


既然企业现在有了这样的规模、员工和品牌信誉,那我就重新开始,带着归零的心态,重新来过。


当有这样的念头时,我想起了创业初期的自己。


那时候,企业规模有限,一切都那么简单。


现在,我还有什么好纠结、好困惑的呢?未来三年,我要把企业重新托起来,助力更多的年轻人创新。


这一切的勇气都源于阳明心学。


在阳明心学里,我学到了很多智慧,让我对未来的发展看得更清楚。


去年,生意断崖式下降的时候,我其实也慌过。


但是,后来我想通了,不能只在结果上求方法,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我看到有些企业做得很好,他们参加了润泽园的学习,思维跟我都不一样了。


面对问题,他们更有信心、更有能量、智慧。我这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


学习中,我受到鼓励,“虽然企业利润下降了,但团队都在,员工一个都没丢。


这也是利润啊!”我们600多个员工,只要团队在、员工在,我们就有信心。这真的是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认知去看待问题。我做餐饮已经30年了。


当我站在未来10年、20年甚至100年以后的角度来看待现在的问题,就不会再慌了。


这两年会淘汰很多企业,这是很残酷的现实。


但是,只要我们能坚持下来,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好路。


我要沉下心来把产品、服务做好,特别是要深挖客户的情绪价值,做细做精。我还会把我的探索跟其他小微企业分享,大家一起交流、相互砥砺。



故乡缘餐饮董事长 黄飞


结语


董事长是企业的领头羊,是跑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董事长的信心就是团队的决心,董事长的心力就是企业的动力。

如何提升董事长的心力呢?

从提升认知开始。

阳明先生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本质上说,知是因,行是果。知见才是一个人秘而不宣的竞争力。提升知见,根本有效。

因此,对于企业家来说,真正的财富不仅仅是账面上的数字,更是随着学识增长和认知提升而获得的智慧与心力。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过去,无论是辉煌还是挫折,都是通往未来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2025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以归零的心态,重新出发,提升认知与心力。愿每个人都能穿越周期,迎来新的曙光。

在我们心里有这样一幅画面:

在长长的雪坡上,有一个小小的、黏黏的雪球,雪球沿着雪坡向下滚动,在山脚,就可以形成一场暴风雪。

每一位企业经营者都可以成为那个“黏黏的雪球”,启动心力,卷起势能,装下团队、客户,链接上下游、同行,打造一个良性循环。

跑起来,就有风。在良性的循环里,你是付出者,更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