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目中,《论语》是一部怎样的经典?

 

它是儒家四书之一,将近16000字,大约能刻满500枚竹简。

 

有一个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差不多每100个字就会出现一次,这个字就是:

 

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为什么如此看重仁呢?

 

我们来看看孔子的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每次读到这段话,我都会深受震撼。孔子出身在礼乐之都鲁国曲阜,他从小喜欢的游戏就是模拟祭祀的礼仪。15岁那年,孔子进入学校学习。我想,当走进学校的那一刻,看到周公的画像,孔子心中应该感受到了强烈的召唤。从此他将周公视作人生楷模,立志要重振礼乐。

 

《史记》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礼乐是维系社会的价值基础和秩序规范,礼崩乐坏意味着天下大乱。当一切崇高被瓦解,一切信仰被解构,人们又该何去何从呢?这一切促使孔子思考:为什么?为什么会礼崩乐坏?

 

因为,当礼乐被异化,便徒有其表,丢了灵魂。

 

就好比一个小孩子,他一出生就知道要爱爸爸妈妈,只要顺应孩子的良知,他就会爱父母;但假如父母受到错误理念的影响,要求孩子必须考多少分、上什么学校等等……舍本逐末,结果就是孩子的行为挑不出毛病,但内心的深情厚意、无尽宝藏却没有开发。

 

这份深情厚意、无尽宝藏,就是仁。没有仁,人伦规范就会变成要求束缚,让人逃离;有了仁,人伦规范就会成为良知妙用,安顿身心。

 

在孔子眼中,重振礼乐,关键在于“天下归仁”;“天下归仁”,关键在于“克己复礼”——作为父亲,要名副其实;作为子女,要名副其实。每个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缺位、不越位,不给别人添麻烦,也为自己攒资粮,自然天下大治。

 

克己复礼,不必等待别人,而在直下承担——因为,“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间,孔子数次遭遇危险。孔子为什么能够跨越万水千山,穿越重重艰难?因为内心对于仁的强烈信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那么,什么是仁?

 

阳明先生是孔子2000年后的知己,他一语道破天机。阳明先生说:“仁是全其心之本体”。原来,仁不是从外在学来的,而是我本自具足;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不是出发,而是回家!

 

回家吧!回家吧!这是孔子对我们的深情呼唤。《论语》16000字,从头到尾,讲的都是你我共有的心中宝藏!

 

在和大家共学《论语》的这段时间,有一个公式深深触动了我。《道德经》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小事到大事的逻辑是:

 

小事*时间*空间=大事。

 

孔子在洙泗之间开坛讲学,在当时是一件小事;这件小事从鲁国到华夏,从春秋到明清,成就了礼仪之邦、化育天下的大事;

 

孔子悟出礼乐的本质是仁,在当时或许是一件小事;这件小事,从孔子到曾子到子思到孟子,再到阳明先生,这颗叫做“仁”的种子经由2000多年的培壅灌溉,结出了孔孟之道、阳明心学的丰硕成果,涵养了一代代中国人温良恭俭让的民族品格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仰。

 

阳明先生对孔子赞叹道:夫子之道,始之于存养慎独之微,而终之以化育参赞之大;行之于日用常行之间,而达之于国家天下之远。”这就是《论语》中小和大的统一。

 

何为小事?起心动念是小事;当一个起心动念被时间空间放大后,小事就成了大事。所以,每一个高品质的起心动念,都是对天地万物的滋养。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自利利他。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如今,这颗仁的种子通过《论语》传到了你我的手中。你希望它在你生命中结出怎样的果实呢?在此时此刻此地,展望未来波澜壮阔的十年,展望2049民族复兴的愿景,你希望播种的那一份善念、那一件小事是什么?

 

再过两个月,我也要三十而立了。我深深地感恩,在这个关键点上,能够有机会通过润泽日讲,和你一起学习《论语》,体悟孔子的智慧。

 

我曾经请教一位老师,“何为三十而立?”老师说:“当一个人不再只关注自己的得失荣辱,愿意投身到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就叫三十而立。”我牢记于心。

 

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若温暖,世界就不会寒冷;你若光明,世界就充满希望。有一分热,就发一分热;有一分光,就发一分光。

 

在《论语》即将收官之际,请允许我将四句话分享给你:

 

在《论语》的陪伴下,立志勤学

在《论语》的呼唤中,回归良知

在《论语》的期盼中,自利利他

在《论语》的砥砺下,天地常新

 

润泽日讲《论语》篇至此圆满,深深地感恩大家,深深地祝福大家!

 

 

作为润泽园经典学习公益栏目,润泽日讲自8月18日开播,至此已经圆满完成了《大学》以及《论语》的学习。在此,与大家分享《论语》完结篇,一起回顾此次学《论语》与用《论语》的成长旅程。春节过后,相约下一部经典,共同启航!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爱。相信许多在外游子都已纷纷踏上回家的旅程,家人团聚,共度新年。今晚,让我们相约天地常新直播间,开启《论语》最后一期直播。和光严一起,踏上“回家”之旅,让心安放,让爱升腾。

 

扫码加入润泽日讲共学社群,获取建设家庭、个人成长更多系统方法论实践,更有晨读经典、链接主讲、直达老师等机会,邀你共赴改变与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