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年轻人,挣到1个亿后被“腰斩”
时至今日,在创业浪潮中,有一群特殊的青年群体尤为引人注目——他们出身于商业世家,似乎天生就站在了更高的起点,视野开阔,资源触手可及。
然而,当他们踏上创业之路,试图挣脱家族光环,独立开创一片天地时,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与任何创业者无异。
外在的优越条件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成功的保证,个中艰辛与不易,唯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在这条路上,他们需要不断地用实力证明自己,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01
当订单被腰斩
32岁的李川没想到,自己创业的第七年,被上游品牌下了“逐客令”,营收直接“腰斩”。
“刀架到了脖子上。”
过去的六年,他有过相当不俗的业绩,一个人带领团队,从3000万增长到1.25亿。
他曾形容自己的创业“出道即巅峰”。谁料,在巅峰上站立不足一年,就被推到了悬崖边。
李川做的是定制家居工厂,其原材料由H品牌方提供。简言之,他既是H品牌的供应商,也是其代理商。
他原以为自己会在这条既定道路上稳步前行。
今年5月的一天,午后。一封来自H品牌方的信函被放置在李川办公桌上。信函中,品牌方列举了“七宗罪”,对李川企业的经营方式提出了严厉批评,甚至警告他们要对其“扁平化管理”。
如果李川的企业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品牌方的任务要求,品牌方将收回他在当地的部分业务。
原本的一杯羹,眼看要被分吃了。李川初看信函时,愤怒极了。他甚至没有耐心全部看完,心里就冒出了“就让事情到此为止”的念头。
“我们的经营理念不合导致了矛盾。他们通过下函,希望我们能端正自己的态度,否则就要制裁。”
李川认为,自己与团队一直以来的努力与付出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与认可。“难以接受,品牌方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这无疑是对我们多年合作的极大伤害。”
年轻气盛的李川,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终止与H品牌合作。“对方想要扁平化管理,我们就直接放弃合作。”
这一决策,对李川企业的影响是,当月订单被直接腰斩。“短期内,利润损失达500万,直接造成了今年业务亏损。”
但比起经济的压力,还有更困扰李川的。
02
当父母是大股东
李川最初创业,以及选择与H品牌合作,都离不开他的父母。
李川的父母都是生意人。他们已和H品牌合作了20多年,是其忠实的代理商。
2019年,家居行业开始流行定制衣柜。李川看到了商机,他想建厂,做定制家居。
有前面的业绩作铺垫,父母出资几百万,帮助他开启了创业之路。截至去年,“工厂年产值3000万,定制门店年销售额3500万,再加上多年来的板材业务从1000万做到了6000万,总共1.25亿。”
如果不是今年5月的“逐客令”,李川或许还和以前一样。“终止和品牌方合作的决定”,某种意义上,是李川第一次脱离父母的呵护,第一次自己做主。
对于一般创业者而言,自己做主,并不罕见。但对李川而言,十分不易。
企业大股东是他的父母。
“妈妈永远把我当孩子。她对我缺少必要的尊重和支持,并没有把我当工作伙伴。很多事情,她先斩后奏。”李川对此有些怨气。
有过在润泽园的学习与沉淀,李川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我意识到,妈妈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我尚未充分展现出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业务上的成熟与稳健,以至于她还不能完全信任我。”
当决定和品牌方终止合作后,李川的妈妈试图劝他。她希望李川能冷静一点,“要忍辱负重。”
但李川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我和团队达成共识,我们要做自己的品牌。”
这个想法,并非一蹴而就。“我们去年业绩很好,但上游还是觉得不够好,他们习惯性打压。”
“这种打压式的管理方式,让我很痛苦。你做得再好,对方都不会觉得你好,他们只希望你能做得更好。于是,积累了很多矛盾和怨气。”
除此,李川从小目睹父母作为代理商的苦衷。
“过去的日子,他们多次面临被扁平掉的风险。担忧无处不在,他们能做的,就是拼命提升营收业绩。一年要比一年有增长。我父母的压力一直很大,过去的20年,他们经营得很辛苦。”
李川见多了代理商被扁平后的状况,“有的代理商,扛不住压力,跑到总部拉横幅,甚至跳楼。”
“我今年32岁了。未来,还有二三十年的创业路要走。品牌方并不一定能够引领我们,而且会给我们增加很多困难甚至枷锁。这时候我应该怎么选择?”
李川不想一辈子做代理。“我要做自己的定制品牌。”
学须反己。学习后,他深谙反省的重要性。“我发现自己的想法摇摆不定。”
李川直言,自己即使做了决定,也出现了摇摆。尤其,当H品牌那位市值百亿的集团董事长亲自来到李川的工厂。表面是参访,实则是向李川这个年轻人抛出橄榄枝。
集团董事长对他说:“我和你父母的关系,早已超越了合作伙伴,我们是亲人的关系。”这番话让李川受宠若惊。
“当你选择离开原有舒适区,过程很难顺利,会艰难地挣扎。尤其,当自己的立场不够坚定,品牌方向我们伸出橄榄枝,给我们台阶下的时候。”
“到底是继续做自己的品牌?还是回到从前的老路?”李川犹豫了。
“期间,父母作为股东,看到我的企业出现了亏损,对我有抱怨,甚至怀疑我的决策。他们既希望我能够独立成长,却又担心又害怕,又不敢放手让我做,然后又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指导意见。”李川对此感觉不舒服。
“我其实承担了很多。这不是一个二代应该承担的。但是成长也是巨大的,我现在的心态、认知、抗压能力、包容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如果你要想成为那个1%的领袖,立场不坚定,则会带领团队走向深渊,会注定失败。”
“如果你选择做一个代理商,你不需要为事情的结果负责,只需要听话照做。但当你选择做自己的品牌,自己成为引领者时,我们要做的是创造。”
“过去的几个月,‘创业失败了也是成功’这句话让我收获很大。创业失败,失去的是物质上的财富,获得的是心灵品质上的成长,是人生的阅历和体验,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财富。”
当想法发生了改变,现在的李川对于父母的角色,有了更成熟的理解,“工作上,我把父母当作合作伙伴,大家各抒己见,我有不同意见,会尽可能去说服他们。当有矛盾和争执时,我不会像以前那么尖锐,但我会直接跟他们讲,你们做决定前,要问我的意见。因为我对自己的创业,要负百分百的责任。股权架构上,我们应该彼此有平等的尊重。”
当思绪逐渐理清,李川和团队坚定了想法,他们除了发展自己的品牌,还有了新的决定。
“依然可以和H品牌继续合作,使用他们的原材料,但不是其代理商。”
李川从一个品牌代理商和代加工方的角色,转变成筹备运营自己的品牌了。
“曾经的自己,傲心、忽心、怠心若隐若现。现在,我变得更沉稳,更皮实了。”
“发展来自学习的底气。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我要力求在认知上保持领先。”
10月起,李川企业的营收逐渐回暖。在他心中,未来十年要完成一个10亿的战略计划,并以此促进自己及企业成长。
李川,是不愿躺在父辈功劳簿上享受安逸的创业者。这样的青年,还有很多。与其说他们试图超越父辈,不如说,他们在勇敢地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那才是他们自己真正的人生。
当然,压力、挑战、机遇并存。
持续学习,提升认知,保持精进,是让内心持续蓄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