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大潮汹涌澎湃,挑战与机遇交织共生,全球经济格局似乎正经历着一场重塑。

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如何才能“穿越迷雾,遥见远方”?

在润泽园近期举办的学习会上,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CEO徐少春围绕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以下内容,选自徐少春的分享:


虽然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为超过740万家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这些年来的实践让我对经济的变化有了深刻的体会。

特别是自2016年我开始学习阳明心学以来,对于经济的调整与变迁,我有三点感悟:

首先,经济不是在下行,而是在酝酿新的增长

房地产行业或许正在经历调整,但新能源等领域却蓬勃兴起。

即便是在房地产行业的变革中,那些能够成功转型和调整的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市场发生了改变

这些变化和挑战,实则孕育着新的机遇。

过去,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常常停留在“将就”的水平,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行业内卷的加深,我们必须追求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或许提升产品质量只是一厘米的进步,但我们需要付出一公里的努力。

这考验着企业家的决心和毅力,只有真正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上去,我们才能开辟出一片蓝海,抓住新的机遇。

最后,伟大的公司总是孕育在大变局之中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调整或变革期,都是伟大公司崭露头角的时刻。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IBM就是在金融危机中崭露头角的。

如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会有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一流的公司。大变局带来大机遇,这也是企业家成长的最佳时期。

这三点感悟的背后,其实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

我们保持一颗真诚、质朴、感恩、敬畏的心,就能发现许多突破的机会和蓝海。

只要我们真正追随内心,聆听客户内心无声的呼唤,就能看见许多人看不见的蓝海,抓住机遇,实现突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正是许多企业所需要的。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CEO 徐少春




企业家们应当坚守本心,专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都要心无旁骛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极致


在当今这个发展阶段,中国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企业,它们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努力,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如今,这些优秀企业正走向全球化,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我们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另一方面,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更要坚守住我们的确定性。


这份确定性,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它深藏于我们内心,那就是我们的良知。


我创业已逾三十载,愈发深刻地体会到,企业家创业的过程,实则是一场自我修炼之旅,是一场修心之旅,更是一场探寻内心光明的过程。


坦白而言,自接触并学习致良知以来,我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如今,我所追求的,是不断攀登,让这份确定性更加坚定,更加不可动摇。


在自我成长的同时,我也带领着团队共同成长。


对于公司的发展前景,我满怀信心,充满期待。


这一过程,何其美妙!我们公司的哲学,就是“以客户为中心,长期坚持专业主义;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明心净心”。


这,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与信念。






稻盛和夫曾说:“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炼灵魂。”


我们深以为然,因此不断地修炼灵魂,磨砺自己的慧眼,让自己看得更清晰,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为此,金蝶提出了“六项精进”:不争第一就是在混,激励我们追求卓越;守住底线,不作恶,这是我们的道德准则;每天反省,让我们不断进步;要谦虚,不要骄傲,保持谦逊之心;积善行,思利他,鼓励我们行善积德;不抱怨,不气馁,不烦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


去年,公司众多高管参加了润泽园的学习,提出了“从心出发,世界一流”的目标。


什么是世界一流?


世界一流的产品、世界一流的生态、世界一流的交付、世界一流的服务、世界一流的口碑,再加上世界一流的组织、人才、文化和领导力。


对于金蝶而言,这六方面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世界一流的产品”。


产品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公司的立身之本。


而产品之下,是技术的支撑。


金蝶是一家技术引领的公司,只有技术的根扎得越深,我们这棵大树才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金蝶的创新核心在于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而这两者的背后是文化的创新。


我们致力于激发每一个人内心的智慧和力量,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的宝藏。


通过修炼一颗纯粹的心,寻找那份纯粹的源泉,我们让团队同频共振,共同追求卓越的目标。


结语


面对新形势、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企业需要聚焦人心,激发团队的使命感和力量,提升团队的思想意识和认知。只有不断激发团队内心的创新灵感和力量,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精彩。